不一会儿,阿梧的院外就挤满了人,他们在村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排着队,每家派一人去阿梧那里领了十两银子,然后每家干什么活,活怎么干都会统一分配,也会合理分配,手艺特别好的,活儿特别难特别重的人家,回头商会还会给补助。林亦宁在旁边登记名字,竹海村现有八十户人家,吴兴把十两银子领了,给了村子里最困难的王老伯家,他家人口多,劳力少,阿梧看着吴心行为,对他笑着点点头,并把他招呼到自己身边,让他替自己给村民发银子,阿梧则来到村长旁边,问他其他村的手艺人啥时候到,村长已经让儿子去催了,马上到。到了擦黑,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个领银子的人,整个金山镇上能编织的人家都过来做燎记领走了十两银子,一共六百四十户,六千四百两银子。阿梧把剩下的三千六百两银子让融二放到了县里最大的钱庄,换成了银票让商会保管着,以备不时之需,她希望这些银子能用在金山镇实实在在的地方。哪家困难的连饭都吃不上,哪家没有劳动力,希望每一两银子的去向都是透明的,村长的儿子和镇长都立了保证书,按了手印,打包票每一文钱的去向都会是透明的,会用在需要的地方,全镇的百姓可以监督。
阿梧一行人在次日回京了,那辆来时装满箱子的马车,被郑二几人拉去一通鼓捣,便成了一辆简陋的带有车厢的马车,虽然车厢有些简单,但吴兴和爷爷足够用了,里面铺了厚厚的稻草和棉被,怕把老爷子颠到了。这次回京很顺利,阿梧一直和春梅黏在一起,一刻不离,有时住店也会把吴兴叫到房间里笑一会儿,听吴兴狗子乔被蛰后的后续“剧本”,听村里镇上这几月发生的大事事,吴兴也乐的给阿梧听,有时的口吐白沫忘乎所以的,春梅大多坐在床上看着两人无奈的笑。那三人,原本是抱着一路赏景一路和阿梧套亲近的目的,结果,因为慕容倾的事搞得每个人心里都沉沉的没了兴致,一致认为,还是抓紧赶路最实际。路过江州时,接上了郑一郑三和郑六,郑一和郑六骑马前行,郑三有伤在身,虽好的差不多了,骑马还是不妥,就和吴老爷子祖孙俩坐在一辆马车上,吴兴和郑三都是好之人,一路上倒也不寂寞!
想当初阿梧和爹娘上京时是腊月,冷路滑,到了临近京城的州府都下起了大雪,更是寸步难行,本来应该二十多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多月。而当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只用了二十一行人就到了京城,阿梧带着吴兴和吴老爷子回了护国公府,林亦尘和妹妹回了丞相府,慕容白慕容英和慕容倾回了宫郑回了宫中,慕容倾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感觉心神不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