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大部分人都是能过的。
孙彧不好评价老师讲的怎么样,反正他自己看课本觉得还是很有趣的,虽然这些内容很多都是从初中讲到高中,但应该差不多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大学的课本就很系统而且更深入。
翻了一节课的课本,第二节课孙彧便打起了精神,打算听听老师能不能讲出些什么新意来。
孙彧发现其实新意还是有的,所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师重点在讲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主要是在讲哲学是什么,其他附带的或者后人加上的各种定语冠词,基本一带而过,或者只是照本宣科,这些内容才是这门课显得乏味的原因,孙彧于是恍然大悟,并且开始提起了听课的兴趣。
带着问题去听课,课程于是就生动起来了,时间过得也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