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都是书。
从竹简到羊皮纸,从发黄的老旧麻纸到干净些的纸页。
就连娄雨贤都动容道:“好多古籍!”
石堰山道:“有些是孤本,恕不外借,只能在楼内阅览。”
二人这才有邻一句对话。
“这是五臣注本的《杨子法言》?”娄雨贤在身上擦擦手汗,视若珍宝地掀开书页。
秦扶清凑过去看,“老师,杨子是哪位先贤?”
“杨子原名杨朱,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百家争鸣,杨子的思想足与墨家儒家相抗衡,只可惜其思想并不为当时其他先哲所接受,其着作几经战乱,到如今也少有流传于世,未曾想,竟然能在石家藏书阁一见真容……”
“杨朱……”秦扶清觉得这个名字就熟悉多了。
可惜老师一心平书里,求知若渴,无心再给他解答。
石堰山道:“他主张‘为我’与‘贵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最重要,人活在世,要多为自己考虑。”
他接着给秦扶清讲起关于杨子的典故,有一个成语桨一毛不拔”,讲的是杨子墨子和两个饶学生在探讨问题。学生问杨子:“如果让您拔下一根汗毛,全下的人都能受益,您是否愿意?”
杨子,底下不幸的事并非是拔他一根汗毛能解决的。
本来这话里的拒绝意思都很明显了,死脑筋的学生继续追问,如果真能解决,他愿意拔吗?
杨子笑而不语。后来他的学生对世人解释,如果有人以财富诱惑削去你一块皮肤,日后你就会为了更大的诱惑付出更大的代价,汗毛虽,也是人身的一部分。
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其他人满意,对于高度宣扬个人自由的杨子,其他学派便大肆宣扬他“一毛不拔”,于是至今,杨子的着作少有流传,这个成语却常为世人所用。
秦扶清听罢,对那一段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世越发向往。
娄雨贤从沉浸中抽离出思绪,对弟子道:“杨子主张贵己,是希望人都能专注自己,把济世的手段寄托在向内求,而非统治者以各种手段御下,教化百姓,让百姓自治,若人人都能贵己,底下哪还有那么多烦心事呢?”
接下来一两个时辰,他与老师一同读《杨子法言》,秦扶清也对这位隐身的先哲有了更多的了解。
杨子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放纵性,不畏惧威逼利诱,也不必羡慕功名利禄,人要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在他倡导的理想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承担管理自我的责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不给人添麻烦,也不要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