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职业还挺好奇。
江蒙没什么脾气,三人一同赶路,他面对秦扶清的问题基本有问必答。
比如道士在道观里都做些什么,靠什么吃饭,要练剑吗?修道能成仙吗?
江蒙被他逗笑,一一解释,道士靠给人做法事吃饭,很多道观有田,道士也能种地,练剑是基础功夫,不仅要练剑打拳,他们还会涉猎六艺,选择喜欢的方向去研究。
道法自然,也没谁规定道士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要心诚自然,做什么都校
要是讲究那么多,做和尚不是更好吗?
秦扶清听罢,会心地笑笑,“若是我将来看透红尘,肯定选择做道士而不是和桑”
江蒙被他逗的很开心,无比赞同,同行是冤家,很多人做法事都会选择和尚而不是道士,比起和尚的群体,道士简直是圈子。
不过江蒙还是很喜欢做道士的,他们在山上修行,同门师兄弟都很要好。他被师叔捡回来时都七八岁了,没打好筋骨,剑术学的不像样子。
江蒙给他比划了两招,秦扶清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二人相差十岁左右,却没啥代沟,江蒙自生在山上,心思单纯,年纪又与王立来相仿,秦扶清看他跟看自家舅舅似的。
一路上畅谈人生,地,好不快乐。
就这样走了一,总算到凤来县。
江蒙的师叔名叫计褚,在凤来县往东七十里的观星山上隐居。
观星山是凤来县最高的野山,进山不便,少有樵夫猎户来此,当地人叫这山为鸟粪山,因山上人烟罕见,只有林鸟栖息,故得名。
计褚平生一大爱好就是观星,道士讲究道法自然,遵从本心,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计褚便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找寻上山的路,在山上搭建草屋,除了必要时下山,其他基本都在山上。
去观星山的路上,秦扶清听得心生敬佩,在这样人力物力稀缺的时候,有这样信念质朴的人存在,又何尝不是一种奇迹呢?
或许,这就是出门远游的魅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