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大亮了一些,百姓们开始陆续的走上街头帮着清理粘稠的血迹,对他们来,兵乱只是昨夜的噩梦,可亮了,就又是盛世太平。
今的早朝李星寒缺席了,南司的政务实在太多,一个个名单都需要自己亲自批复。
郑和看人没到场,急忙跑去报信,朱棣想了想,让郑和找人将插着云波尸体的沥泉带上令,找了个兵器架,就放在了李星寒应该站着的地方。
宣臣入朝后,所有大臣看着当中立着的大枪一阵摇头,慈凶物,属实不该在这。
可所有李星寒的好友皆是不受影响,该站在哪儿站在哪儿,其中以梁凡阳最为嘚瑟,甚至倚着长枪等着朱棣的到来。
“陛下到!”
随着郑和的高唱,朱棣带着朱高炽走了过来,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场下零零散散的空位,朱棣这才开口:“诸位,昨夜的一切,想必你们也知道了,那些空着的位置,都是没揪出来的建文党,不过还好,你们今能站在这,忠心朕也看到了。”
“今有些乏,就不听取六部的汇报了,有折子,有事情,等等退朝后你们去找太子就好。”
“就一件事,锦衣卫指挥使李念明,协同太子镇压反贼有功,一人一枪挡住了想要闯入皇宫的贼子,这番气魄,世间难有,这番胆识,下难求。”
“朕昨夜思来想去,慈肱骨之臣,光是坐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于是朕做了一个决定,封李念明为太子太师,进正一品。”
“正一品啊.....”
底下的臣子又开始絮絮叨叨,其实他们也知道昨的功劳如此之大肯定会走到这一步,可若是不几句,反而显得自己没有立场和态度。
梁凡阳看如此,别人没什么意思,干脆自己上前了起来:‘陛下,臣以为,指挥使一阶武将,不适合坐这个太子太师的位置,这个位置,应当留给那些熟读经史,名震下的大儒才是。’
此番操作让朱棣忍俊不禁,悄悄在自己的腿上掐了一把才忍住了笑意。
这一切是迟早要发生的,他们的絮叨也是得要回绝的,可梁凡阳这一出口,别人也就没了话,毕竟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个关系最好,就连梁凡阳都不同意,这事情多不合适就一目了然了。
张辅几个,刘琏和身边的宗承都低下了头,谁都知道他们在笑,这梁凡阳当真有趣,不怪陛下喜欢。
忠心加上有趣,任哪个子都会喜欢。
眼看差不多了,朱高炽缓缓开口:“诸位,若是觉得指挥使的名声不够大,不如今后去街面上听听,等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