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后,苏禄的东王,西王,峒王各自率领船队来到了吕宋港。
皇宫当中,为首的东王向郑和表达了对大明皇帝的敬仰,以及对大明土地的向往之情,更是不止一次的表示了自己会亲率部下前往应府去觐见子。
对于这个答复郑和十分满意,要的目的达到了,这种自愿归附的国,也免去炼兵震慑的麻烦事。
“许大人,帮我翻译一下,这次在这和苏禄国敲定了通商事宜后,他们随时可以前往大明的土地,哪个港口上岸都成,都会有大明的臣子负责接待。”
许柴佬身上穿着大红官袍,是按照李星寒画下的图纸定制的,这次沈家带了不少的丝绸,倒是也不缺上等的材料。
看着这身官袍,吕宋国王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可转眼冷意又变成了无奈。
这是大明指派的官员,自己就算动了手,杀了人,也得搭上全国给自己陪葬,觉悟的事情,慢慢再提升吧。
“郑大人,东王殿下他们会尽快启程,并且带着全国之力提供的礼品带给陛下。”
举全国之力,这个态表的足够有诚意。
郑和起身对着东王拱了拱手:“东王殿下的诚意,我们是来不及转告了,到时候你自己表达,陛下一定会很满意的。”
听郑和不回大明,东王开始询问下一站的地点,在得知了去到苏门答腊一带的时候,东王脸上露出粒忧的神色。
许柴佬将他的话翻译给了郑和,原来那边的强国麻喏巴歇正在打内战,怕是不好登陆,而且三佛齐那边,又盘踞这大股的海盗,据可靠消息,这股海盗有几十艘船和数千人之多,碰上了怕是个麻烦事。
郑和当即笑了笑,并且让李星寒露一手给他们看看。
李星寒叹了口气,拿起桌面上的纯银酒杯握在手中,随着手掌握紧再打开,精美的酒杯已经被捏成了一个圆球。
目瞪口呆中,郑和告诉他们,这样的将士,我这次出来带了足足三万,虽然有些夸大,可不失是个让他们长见识的办法。
“三万兵!”
许柴佬翻译道。
这次所有人都对郑和的船队放下了心,有这样的船队,别是麻喏巴歇了,就是将苏门答腊打下来,也不是问题。
这次两国同时都想着和郑和进行交易,出发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直到永乐五年春,船队才载满了货物从港口起航,朝着南方进发,准备前往苏门答腊一带。
出发的第三,是郑和最为高心一,在整理版本不一的海图之时,郑和在某本书籍的夹层中,发现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