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良久,放下放大镜,刘伯金耐不住性子,急切的问道:
“怎么样?是真是假?”
郭林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复,只是站在原地思索许久后才开口。
“《明皇受篆图》早已在古代就失传于世,我也是在流传下来的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了解过,这确实是以唐玄宗为主角,描绘鳞王受篆的场景,而且这幅画的风格也确实像吴道子的手法。”
“这么这幅画是真的了?”
刘伯金听郭林的意思好像是这是一副真品,郭林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萧不凡。
“萧友,你认为呢?麻烦你也给点意见。”
刘伯金疑惑的看了看郭林,又看向萧不凡,心里想着郭林怎么叫一个辈给意见,难道他也是鉴定大师?
或许是看出刘伯金的疑惑,郭林解释道:
“刘老头,萧友的水平在我之上,让我们听听他的见解。”
“哦!原来兄弟这么厉害啊,那就麻烦你了。”
萧不凡其实在打开作品时就已经用眼扫描过了,这确实是一副真品,他在观看古董文物知识时,也曾在郭林的《历代名画记》中了解过这副作品。
“郭会长这是笑话我了,我的水平哪比得上你,既然两位会长都希望子给点意见,那我就献丑了。”
萧不凡假装围着画作慢慢转了一圈,趴在作品上面,一边观看一边。
“唐代画圣吴道子《明皇受篆图》原作早已在历史长河中遗失,但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所记载,此画描绘了唐玄宗接受命的场景,展现了吴道子独特的绘画风格。”
“吴道子运用流畅的笔墨和韵律感,生动逼真地呈现了画面,同时又不失艺术的独特性。吴道子可能借鉴了前饶帝王受箓图,融入传统元素并赋予新的诠释。”
“《明皇受篆图》以其与众不同的绘画特征而着称。吴道子通过独特的笔法和表现手法,将明皇的冠冕绘制得栩栩如生。画中的细节和纹饰精细而繁复,展示了吴道子的绘画技巧利创作能力。”
“这副作品正是与记载中所相符合,而且看纸质也是吴道子那个时代的,所以,我认为这副作品是真品,就是历史遗失的那一副作品。”
“啪啪啪……”
这时那名钟先生拍起了掌,对着萧不凡道:
“厉害,这位兄弟这水平确实没的,这副作品我拿给了很多大师鉴定过,有人真,有人假,但是像兄弟的这么详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确实让我佩服。”
“不敢当,我也是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了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