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气,怎么能这样,身份证都收回来了,还能找她要钱,他难道就没脑子,自己这一段时间一直带孩子康复治疗跑医院,北市的大医院几乎都被她跑遍,难道他一点感觉都没?
还记得有一次安明预约好医生,赶到儿童医院。
看着密密匝匝来来往往带着孩子前来就医的家长,心里那个急,肉体那个累,真不知道当时多羡慕两个或者三个家长带娃看病的家庭,心想或许他们的孩子前辈子拯救了太空。
出生在安明肚子里的孩子,累了就坐在她的双脚背上,困了,她强撑着酸软还在发烧的身体抱着,让孩子枕在她不宽厚的肩膀眯会儿。
孩子安静地跟着我在人流中排队,三岁半,四岁不到的人儿不曾有半点抱怨和不满。
有时太无聊的时候偶尔前面大部队里还会上演一出你来她往的弄堂里大妈式的吵闹。
前台的护士看实在太吵的时候就会过来:“你们都少两句,医生在里面坐诊,总会轮到的,急什么!”
有一两个不服气的家长就会回怼:“你急什么!你来抱着孩子排队站两个时试试!”
此时叫号系统还没完善,排队等医生的情况时有发生。
像安明这样几乎把北市全部医院跑遍的,经常看到孩子家长吵嚷等待医生时间过长的机会总是有一些,但是肯抱着陪伴孩子前来就医的家长,也都是十分善良又有爱心的,给孩子看病就医的焦虑心情都是相通的。
安明不会忘记她的女儿有多坚强。
纠正脚弓的鞋垫穿了半年有余?,无数次脚底磨出血泡,然后结痂然后再次出血,她想尽办法搅尽脑汁买各色好看又好玩的鞋子,让她心甘情愿哭着穿垫有矫形鞋垫的鞋子。
穿了半年之后脚弓没有出来,还是平的,功能也没有进步。
虽然已经适应了矫形鞋垫,但是胖乎乎的脚变瘦了,没有这个年纪应有的灵巧轻便,走在地板上总会发出沉闷的声音,隔壁楼下的阿姨找到我家:“你家孩子走路声音太大了,蹦蹦的响,吵到脑袋疼!”
安明记得她,第一次搬
搬过来的时候,她还送了一碗馄饨给他们吃,安明回了一套碗的回礼。
“你怎么乱回!”
这件事情被阿君唠叨半个月,她也是第一次做人,这些礼俗没有人教她。
因为女儿的走路声音,从此两家交恶,这是她没想到的。
她也想尽快治好孩子的脚,但是医生都找不出病因,无从下手,“疑难杂症,只能等待科学进步!”
后来安明又去了一趟市儿童医院,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