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袁本初果然如你所料,已分兵而校而我,则被安排前往轘辕关。同在那里的,还有公孙瓒与我的伯父。”
郭嘉闻言,微微颔首,陷入沉思:“主公,此事并不难猜。既如此,我们当前的重心仍应放在扬州之上。讨董之事,已无需过多关注,扬州才是我们需要精心谋划之地。”
“据嘉所知,九江郡治所寿春,下辖十四县。前任太守刘邈已离职,新任太守周昂乃会稽人士,丹阳太守周昕之弟。问题在于,丹阳与九江毗邻而居,若攻打其中一郡,另一郡定会前来支援。因此,我们实际上是在同时面对两郡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
郭嘉的话语如同利剑,直指要害。他继续道:“那么,我们为何不先攻打吴郡呢?吴郡太守许贡,不过一介地方豪强,郡内更有严白虎等山贼盘踞。攻打吴郡,或许比九江更为容易。”
张固闻言,微微点头,眼中却闪过一抹无奈:“奉孝所言极是,然而你生长在北方,对南方情形或许有所不知。九江虽非我们本意之选,但实乃无奈之举。我也想先拿下吴郡,然而广陵并无水军。要想征服扬州,水军乃是必不可少之利器。因此,我们只能先着手训练水军。只可惜,我此刻并无训练水军之人选。”
“然而,我们也不能坐以待保九江与庐江两郡位于江北,扬州的人口与财富皆汇聚于此。据我所知,南阳袁术对庐江一直虎视眈眈。因此,我才想先拿下这两郡。待两郡在手,切断江南四郡与江北的联系,届时江南便如同囊中之物,何时取之皆在我意,何人敢与我争锋?”
到这里,张固的思绪飘远,回想起讨董之后的种种风云变幻。袁术迅速斩杀扬州刺史陈温,占领庐江与九江,最终在九江郡寿春称帝。随后,他又不承认新任扬州刺史刘繇,派出孙策攻打刘繇。最终,袁术被曹操消灭,庐江郡落入曹操之手。而孙策则攻下江东四郡,建立东吴。不久后,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
在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未曾拥有过完整的扬州与荆州。孙权一直渴望完整的扬州,却在合肥之战中惨败,损失惨重。刘备则一心想要完整的荆州,却连南阳都未曾攻克,便命丧黄泉。而这两州的精华之地,皆在曹操之手。
郭嘉闻言,默默点头,不再言语。张固则捶了捶自己的脑袋,陷入沉思。这时,鲁肃缓缓起身,张固疑惑地看向他。
鲁肃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诚挚:“兄长,我曾在心底立下誓言。若兄长欲成千秋伟业,我必倾尽全力相助。如今,兄长终于有立业之地。临淮鲁子敬,拜见主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