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和褶皱处,有红肿、翻皮,右腿还有淡黄色的脓水……
看一眼,不忍看第二眼,周遭人胆小的歪头闭眼,胆大的也不敢一直盯着。
春生走到周二朗跟前蹲下,准备轻轻摸了摸患处,又始终没有碰到。
“大姑娘,腌臜……”
周二朗话音未落,春生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英雄过不不上好日子,没有这样的道理!没有这样的道理!”春生起身,对里长道:“周二叔一家承蒙里长照顾。”
“应该的,应该的。”里长唯唯,不敢居功。实在是他往常并没有多照顾周家,只能说村里风气正,周家娘子又能干,不欺负罢了。
“如今天色不早,诸位都先回去吧,让周二叔一家好生歇息。”迟生见春生陷入情绪,让众人先散了。
“周姑姑,我们去看梳棉机吧。”等人走了,迟生又叫周蝶儿领他们继续今天的正事。
到了室内,周蝶儿斜跨起弹弓,迟生立刻反应过来,弹棉花!
“弹棉花,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1……”经典旋律在迟生耳中想了起来。
迟生想的是如何用棉花来纺线织布,他们走的是把棉花弹松,做棉胎保暖,完全是两个路子。棉花刚推广不过二十年,云南又地处偏远,还没人试着从这个方向去努力。
周蝶儿一边演示一边解说:“用木槌一边捶打一边弹,杂质就能分出来,且不挑棉花优劣,略差些的弹出来也看不出,且弹蓬松了,盖着更暖和。”
“很好,周二叔的想法很好。”迟生立刻点头赞同。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没捅破窗户纸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一戳破了,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蝶儿又演示了自造的梳棉机,他们不像织坊里能用铁,是用的竹条削尖做的滚轮,材质简陋却严丝合缝,很有器械之美。
“二姑娘想的梳棉机已经很好了,造成二尺半高,重的棉籽自会漏到底下簸箩里,轻的小枝干人捡起来就轻松。我想着,倒也不一定造出个能把什么杂质都去干净的好物件,咱们边用边改,就是改不舊獨了,也已经很省力气了。”
迟生抚掌赞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追求单个技术的先进性,而追求整体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