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一,施工队伍分明已经进驻工地有段时间了。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后,崔诗荣给众人介绍能源基地布局,哪里是生产区哪里是办公区,眼下正在开挖地基的哪个是办公楼哪个是生产厂房哪个是员工食堂等等。崔诗荣顺便告诉王仁智,老店市区还有个工地,正在进行拆迁工作,计划先建十座四层楼,可提供四百套住宅,现在暂时用来安置施工队伍,以后可用来安置基地员工。
屠晓宇疑惑的问道:“这里的员工不都是从老店本地聘用吗?他们在本地应该有家,为何还给他们准备住宅?难道基地不在本地聘用员工吗?”这也是严在明和陶欣然想问的话,合同上明明写着在本地聘用员工,并且强调优先聘用军人家属,特别是伤亡者遗孤,为何现在还要给员工提供住宅。
崔诗荣道:“基地试车时有部分来自外地的技术指导,是为这些试车技术指导所准备,他们中绝大多数试车后返回原籍。施工队伍在老店不可能长期居留,这些技术指导也是临时在此居住,这些住宅又不能闲置,留出少量机动即可,其它住宅对基地员工平价销售,有困难的可暂时租赁,住宅与合同无关。”
屠晓宇三人这才明白原来是虚惊一场,能源基地不但解决本地能源紧缺困难,同时还可解决几百人就业,意味着几百户人家生活有着落,他们怕就业机会被外地人占据。崔诗荣用了一个多时给众人介绍工地状况,她刚把工地现状介绍完,屠晓宇就迫不及待的问及第二座能源基地何时可签约,希望崔诗荣尽快给基地选址。
屠晓宇问话时心里比较紧张,生怕崔诗荣不承认昨过的话,严在明和陶欣然瞪着眼睛不比屠晓宇轻松,有老店的自然青山和均贤也要分一杯羹。崔诗荣道:“合同今下午就可以谈,可以参照之前的合同,但需增加部分条款,对贵方来讲这次合作更有利,因为能源基地可同时处理生活垃圾,减轻垃圾填埋的负担。”
“真的?哎呀这可太好了。”屠晓宇十分惊喜,陶欣然听后也很兴奋,唯独严在明眉头紧皱,青山的垃圾填埋场距离青山三十公里,能源网络少也得增加二十五公里。屠晓宇和陶欣然恨不得立马签约,当即约定下午谈判地点,赶紧回去布置谈判事宜,王仁智等人留在工地,午餐后他与桃芳并没有去参加谈判,而是单独离开。
老店是一个常住人口二十万的大城市,不过偌大的市区仅有三个经营寿材的商铺,两个人一路打听一下午才找到两家,比较艰难的购买了一些祭祀用品。过亿的买卖交给娜娜两人,自己亲自购买祭祀用品,明一早去祭奠,王仁智的做法让桃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