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胡立川主动提出雇佣山民,山民不但愉快的应允,并且开口要的工价也极低。
据这些山民自述,其中极少数属世代在山区生活,是当年那场大战中的幸存者,其他大多为逃奴和罪犯的后代,是这个社会被人遗忘的角落。胡立川感叹这些山民还不如大梁朝的子民,哪怕被国家联盟视为牧区,起码还有自己的身份,这些山民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离开山林就会被视为逃奴,只能与世隔绝自生自灭。
一年多来蔬菜主要来自这些山民,山民自己舍不得吃蔬菜,用蔬菜换取外界的日用品,最紧俏的是各年龄段孩子的教材,这些山民也帮助施工队伍开荒种植蔬菜。清江污染得到治理对这些山民来讲无疑是个坏消息,待日后这片海域生态恢复之后,这里势必重新成为权贵富豪的聚集地,这些山民的生活将不再安宁,他们很可能成为权贵富豪捕捉的目标。
王仁智看着眼前的几百间平房,心里有些担忧,开口道:“这里的房子够吗?别到时候三千战俘来了没地方住,不行的话也挖山洞,还有个人生活用品,床上的被褥铺盖准备的怎么样?战俘本来就难管,有可能私自逃跑,要是条件艰苦,逼的人家跑,光有口粮管饱估计不行,你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胡立川道:“前货车才走,估计明车队就会到,这点请老大放心,就这地方放开让他们跑也跑不了,凉他们也没这个胆量,咱们这的二十条狗不是吃素的。前往码头接战俘的人今上午刚走,估计还有几才能回来,房子是有点紧张,这几正在抢时间,山洞不能随便挖,以后山庄都有规划,你当一年多我们就弄这么点平房啊,我们这一年多大多都在按照规划移栽草木。”
王仁智知道胡立明雇佣了二十辆车长期给这里送货,邓文鑫安排的人负责采购,唐艳红根据情况定期打款,采购人员受胡立川和邓文鑫唐艳红的三方指示采购物资。王博威道:“本来我就打算过来看看,每次来之前都问问姨奶奶给这里稍点什么,这次姨奶奶让我多送点粮油,一千吨粮二十吨食用油。我还感到很奇怪,这么大的量足够这儿的人吃十年,问了姨奶奶才知道,洲瓜礁三千战俘送到这里做苦力,胡叔叔这里最缺的就是劳动力,这下可好了,不再愁人手不足了。”
桃芳道:“这里还有码头?不会吧?我记得西边大约一百公里外的吴川有个码头,可西边道路不通,让三千战俘走过来吗?”
胡立川道:“就是把战俘送到吴川码头,不走过来还用车送他们啊?不过没你的那么远,也就五十公里,山里边没有大路总有路,一恐怕不行,两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