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此刻桂堂之中只他们三人,贺述微官袍染朱,在木质墨香的桂堂被沁出苍暮之色。
他搁下茶盏,提笔辅政的手腕在朝阳中瘦成了一把骨头:“陛下年幼,未及亲政之龄,又不曾以储君之资教导,太后临朝称制已成定局。”
“贺相!”秦叙书猝然起身,仍是不服,“先帝去的那夜,御前托孤你我清清楚楚,即便太后贵为天子生母不能被废,也该让她遵循先帝遗命迁居洛阳,不得临朝辅政!”
语罢他拂袖而去,显是铁心如此。
贺述微骤然剧咳,却没拦住秦叙书的脚步。
国丧之后,赵王李璨登基,改元灵武,以秦叙书为首的御史台群臣立刻在朝上发难。
只字不提废后之事,只是说先帝遗命,请太后迁居洛阳行宫。
珠帘内太后雍容而坐,凤冠衔珠轻点,轻言细语道:
“先帝在时,因身体不适,这才让哀家临朝辅政,以圣人自尊,几多劳心劳力,自先帝去后,哀家倍感年老衰败,也是到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我只得一子,自是想他尽孝膝前。洛阳既有东都之称,迁为天子理政之所也无不可。”
秦叙书跪在原地,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太后此言,分明就是在威胁群臣,倘若她要迁居洛阳,那皇帝就得跟着她一块去。
东都之中三省六部官制俱全,太后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架空凤阁群相,另提心腹以替之!
——
“贺相自然不会肯。”谢神筠道。
长安已入初夏,池台荷绿新展,竹帘挂起,送进一室凉风,仍然带着暑气。
屋中早置冰鉴,上头镇着几串荔枝浆果,红绿相衬。
“不仅不肯,太后临朝称制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沈霜野道。
李璨如今年幼,没有亲政之权,而是在麟德殿中听诸位大学士讲书,从前这位赵王殿下隐在强势的母亲和仁厚的兄长之后,百官对他印象平平,如今他贵为天子,却发现其仁善宽厚、聪慧机敏肖似其兄。
总算让秦叙书为首的直臣感到欣慰。
谢神筠说:“但贺相上书将朝议地点从琼华阁改到含元殿,这已经代表了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