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的顾虑,不过目前他们给出的条件对我们是有利的。”易合旭回答道。
当时华夏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虽然潜力巨大,但对于像新舟60这样并非最紧迫的项目,资金支持相对有限。
许宁趁着二人讨论直升机生产线的机会,抬头沉思了一会儿。
“而且,AtR42的组装工作主要在法国图卢兹进行,这对意大利本土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大。”他接着道。
阿古斯塔公司后来改名为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各类直升机,如A109和A139,这些机型日后将成为华夏警用直升机的主要力量。
经过长时间的协商,双方在2001年达成了合作协议,然而合作仅持续了三年,到2004年,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的全部股份又被意大利方面以高价回购。
“无论如何,意大利人在国际事务中总是能够找到最佳立场。”许宁总结道。
当总工程师易合旭听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时,他心里不由得感叹,这真是无意中种下的种子,如今却长成了大树。
在90年代,信息流通远不如今便捷,所以许宁花了一些时间详细介绍了芬梅卡尼卡公司的情况。随着他的讲述,事情渐渐明朗起来。
“他们没提过要参与到其他研发中吗?”
“看样子,他们在这一行的野心可不啊。”
“等一下……”
“那最后的生产环节,是打算合作生产吗?”
许宁见状,心中大致猜到了意大利方面的意图。不过,从后来的结果看,这次意大利与英国的合作,并不算十分理想。
“对了,阿古斯塔提出了什么条件?是要和我们一起研发吗?”
“还有,提到巴厘航展了吗?”
易合旭抬眼望向许宁,显然对接下来的话很感兴趣。
巴厘航展,作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航空盛会,对华夏的航空界来并不陌生。
早在1987年的第37届航展上,我国就已经派出了代表团参加,尽管当时展出的大多只是模型,技术也相对落后,但这标志着我们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确实如此,而且不仅仅是作为参与者,如果能和意大利方面达成哪怕是名义上的合作,我们就有机会申请实际飞行展示。”
这话一出,易合旭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看得出来,他已经心动了。于是,许宁抓住机会,进一步道:
“世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但发现并培养他们的人却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