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的会议。
作为管理者,他还在适应这个新角色,毕竟几十年来他一直是团队中的普通一员。昨晚研究算法直到深夜,让他差点忘记了今的安排。
知道他在601所工作,但没有办法电话联系以至于需要寄信的,似乎就只有对方这一个人了。
刚刚那些草稿纸上面颇为潦草的内容,哪怕让他自己第二去看,恐怕都未必看得懂。
在这上面拖延的每一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许宁拆着信,嘴里嘀咕着。他打算泡杯浓茶提神。
北方八月末的夜晚已有些许凉意,许宁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
“真有点后悔拆这封信了……”他心里想着。
信封上的寄件人写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徐舒”。
折迭起来的信纸有将近20页,这个厚度让他皱了皱眉头。
信里提到,很多实际问题中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因为是非线性的,很难直接求解雅克比矩阵。
许宁想到昨晚上忘了睡觉和今晚上忘了吃饭的自己,笑着摇摇头,然后把信纸叠好放到了一边。
“我以前一直以为废寝忘食是个修辞手法来着……”
他抬头望向窗外,边已露出鱼肚白,浓茶的效力逐渐消退,疲惫感随之袭来。
“算了,既然已经拆开,就看看信里写了什么再休息吧……”他自言自语道。
想到这里,许宁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似乎对自己刚才的决定感到有些无奈。
作为一个航空工程师,许宁此前对于滤波算法的认识仅限于应用层面,对于基础原理了解并不算深刻,但如果只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过程噪声进行择优的过程,应该是没问题的。
通常情况下,当他疲惫不堪地回到住处,第一件事就是躺倒在床上,让思绪暂时放空。
但今不同,他决定稍作休息后,再去图书馆找几本书详细研究一番,以便更好地回应徐舒提出的想法。
这是常浩南在入睡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
第二清晨,许宁洗漱完毕,径直前往图书馆,准备继续深入研究徐舒提到的那个创新点。
虽然许宁不是601所的正式员工,但在外人看来,他的工作就像是个谜,大家都习惯叫它x工作。
这次,他手里的成果还没有展示给任何人,更没有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
不过,飞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核心部件,上一次的重大事故几乎毁掉了01号原型机,直到问题解决前,试飞工作都无法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