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孙尚忠表示赞同,这段时间的合作让他对许宁的能力深信不疑。
此外,许宁还提醒道:“不要只盯着高级教练机这一领域,你们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也可以尝试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
尽管航空工业正面临困难时期,但648所和贵飞这样的组合尤其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在2017年左右,许宁曾亲身经历了贵航开发Ftc2000G时的紧张奋战。
那时,全厂上下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日夜坚守岗位,创造了从设计到首飞的惊人速度记录。
这架飞机对整个集团来至关重要,不容许有任何延误。
现在,许宁决心要为这群深山里的航空人提供助力。
“我们所还有优势吗?”孙尚忠听到这句话时几乎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惊讶不已。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许宁笑着道。
虽然648所在传统标准下似乎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换个角度思考,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里的人们没有被过往的经验束缚,可以更加灵活地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最近他们在学习数字化设计时的速度,就比其他大研究所快得多。
此外,648所的规模团队反而能更快速地调整方向,成员间利益一致,不像大型机构那样复杂。
地理位置虽偏僻,但也因此减少了外界干扰,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工作环境。
“许工,您这是在夸我们吗?”
孙尚忠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若非出自648所,他可能会真的相信这些话。
“当然,我是在赞美你们的优点,绝无玩笑之意。”
许宁轻咳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他继续道:
“我知道你们在工程经验和复杂系统设计上有所欠缺,即便有了高级教练机项目作为练习机会,与那些老牌研究所相比仍然困难重重。
而且,这类专业人才往往更倾向于加入更有名气的大所。”
孙尚忠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确实是难以改变的事实,按照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单凭自身力量很难打破这一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你们应该尝试不同的道路。”
许宁轻轻敲击着桌面:
“既然气动和结构是短板,那就避免在这两个领域做过于复杂的尝试。简化气动设计,减少飞机尺寸,这样结构上的难题也会相应减少。”
通过这样的策略,648所有可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径,避开直接竞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