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飞校”
许宁坦然回答,喝了一口葡萄汁:“目前我们只能研究400微米到1毫米的结冰情况,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深入探讨。”
如果谈判顺利,他们计划共建一个类似NASA的结冰实验室,不过针对SLd(Supercooled Large droplets,过冷大水滴)的研究,设备会更加先进,成果将由双方共享。
“共建?”洛伦佐对这个词有些警惕。
“没错,你们提供资金,我们提供技术。”许宁直截帘地。
如果不是瓦莱特女士及时打断,他本打算今就提出这个建议——给涪城增添一座先进的结冰试验设施。
毕竟JAA(Joint Aviation Authorities,欧洲联合航空当局)在SLd条件下的结冰和防除冰研究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既然核心技术由华夏提供,那让财力雄厚的欧洲伙伴资助一些硬件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洛伦佐心里明白,如果华夏的结冰机理研究真如他们所那么出色,或许合作值得一试。
但他不能独自决定,只好硬生生结束了这个话题:“这个问题留待正式谈判时再议吧。”
“无论如何,很高兴认识您,许教授。”洛伦佐举起酒杯,与许宁轻轻碰杯。
“您误会了,我还没当上教授呢,只是个博士在读生。”
许宁笑着纠正道。翻译传达了这句话后,洛伦佐差点因为惊讶而呛到自己正在喝的酒。
晚餐会后,代表团成员立即返回酒店,并迅速组织了一场深夜会议。
“许,我们还没看你的条子,直接你的看法吧。”主持人戴国荣开门见山地道。
许宁调整麦克风位置,简明扼要地:
“各位同志,欧美航空业虽有分歧,但他们的共同利益远超矛盾。对我们来,突破这个局面非常艰难,所以这次谈判至关重要。”
这时,一位同事提出了疑问:
“我记得你以前反对与欧洲深入合作,尤其是在结冰技术上我们还领先。那这次合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提出哪些要求呢?”
“技术合作并非关键。”
许宁回答:“如果合作成功,我们可以让JAA出资在华夏建设一个共用的结冰风洞,这将大大提升我们的航空设施。
即使不成,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行得通,只是未来欧洲可能需要求助于我们进行研发。”
到此,会议室里的人们露出了微笑,无论结果如何,前景都很乐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