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心怡的家门口,他由于跑得过快,早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当他到袁心怡家楼底下的时候,时间正好是六点四十分。只见在楼下的花盆傍边,正有一个女孩站在花的傍边了。
这个女孩见张其金跑了过来,就立即迎上来笑吟吟地道:“张其金,我还以为你今又不来了呢?”
“我怎么不来呢!昨是因为前晚上睡得太晚了,睡过零。所以我昨晚上就相对睡得早点,所以今就过来了。”
张其金到这里,看着袁心怡问道:“我昨没有来,你爸爸的病有没有变化?”
“有啊!”
张其金听袁心怡大声出这两个字,立即抱歉地道:“都怪我不好,就因为我昨没有来,你爸爸的病又恶化了。”
“你什么呢?”袁心怡面带兴奋地道:“我看到我爸爸的手指已经会动了。这可是三年来我看到我爸爸的手指动。”
“那就太好了!”张其金也兴奋地道。
“张其金,我真的没想到,你医术还这么高,许多大医院的专家都对我爸爸的病束手无策,没想到你还能治,这真是奇迹呀!”
“这那是我的医术高,是你爸爸的病不是很严重。”张其金谦虚地道。
“你也不用谦虚了,我知道,像我爸爸这种病症,在国外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你却能把他的病治到这种程度,真的是奇迹了。”
“但要让你爸爸恢复起来,我真的没底。”张其金完,立即就觉得这句话不应该这样,就安慰道:“你放心吧,我相信伯父一定会好起来的。国外的西医不行,中医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尽管当今世界的各自然学科几乎都只有一个国际通行的学术体系,但医学不同,已经分为两大独立的体系,一种是西医,一种是中医。西医治不好的,就不能中医治不好。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西医各自独立地朝同一方向前进。中医曾有着几千年的辉煌,而西医则主要在近代,尤其是最近一百年以来,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你是不是?”
“你的这个观点我也知道,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医易同源’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一种客观认识。”袁心怡看了张其金一眼继续道:“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充分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成为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其中的阴阳五行学、气化学、经络学、脏象学、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子午流注学等等,则都与《周易》有着深厚的渊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