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逍遥小说网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2章 国防科工委要听我的意见?

第112章 国防科工委要听我的意见?

久的几条内容都光速达成了共识。

按照协议,相关技术资料、设备和人员在年底之前就能到位。

计划于1997年结束前下线第一架国内组装的歼11战斗机,1999年结束前下线第一架除了发动机之外完全由华夏生产的歼11战斗机。

但是民航工业方面也有话讲的。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沪上飞机制造公司已经组装了35架md82/83飞机,生产制造和管理水平相比运10时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要知道这可是跟波音737同一个级别的干线客机,其中4架md83甚至返销美国,并且沪飞的生产质量在大洋彼岸可谓引起轰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md82\/83下线后的532项检查项目,沪上总装的一次检查合格率为95%,而美国本土长滩公司总装的合格率只有51%。

到90年代初,沪上飞机制造公司基本形成了150座级客机的组装和生产试飞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初步形成了符合faa适航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四年前的1992年,沪飞公司又跟麦道公司合作,准备更进一步,在华夏生产至少40架md90。

这次是生产,不是组装。

所以除了沪飞公司之外,盛京、镐京、蓉城三家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子系统的供应任务。

这就把整个华夏的民用航空工业给串起来了。

麦道公司此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他们为了保住华夏市场,给出了相当不错的条件——

一切以沪飞为主。

也就是除了发动机由美方提供整机之外,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再到质量控制和适航保证,都由沪飞方面承担主要责任,麦道只负责图纸和部分原材料。

就在两个月前的1996年8月,md90首批零件已经在国内开工。

这怎么看都是个双赢的方案。

如果不是两个半月之后,麦道突然被波音给收购聊话。

然而丁高恒又没开挂,不能跟某人一样未卜先知。

让他在这样的背景下给去给沪飞那边一个打击,似乎也有点舍不得……

麦道混的很惨,这点大家都知道。

但按照正常的思路,在麦道和沪飞的合作中,麦道境遇越惨,对沪飞应该越有利。

波音兼并麦道这件事简直是在反垄断法的棺材板上蹦迪,因此一直到1996年12月25日正式宣布之前,即便在大洋彼岸都不被很多人看好。

只能当年的人们还是太相信美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