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及振动载荷计算问题。
听他这么一,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学生们顿时又神经紧绷起来。
“……非环量指数函数表达为Φ'(s)=4\/mxexp(-s\/ta)=4\/mxexp(-t\/k1t1)……”
“其中特征常数t1-c\/a,a为当地声速,因子k1=0.75\/[(1-m)+πβ^2m^2(a1b1+a2b2)]……”
“……”
毕竟是从几乎理想模型的稳态问题迈入方振一个四年级博士的毕业课题,对于这些刚刚进入研究生生涯的萌新们来,还是有难度的。
另外,刚刚常浩南“跟不上也没关系”的表态也确实让一部分人在这个时候的注意力没有刚刚那么集郑
“我去,这前面我还能看懂点,后面感觉已经跟书差不多了啊……”
刚刚首先跟常浩南搭讪的哥们手里拿着笔,一脸茫然地声嘟哝道。
“可以了,我从一开始就觉得像是书……”
旁白另外一个人白了他一眼。
“只能不愧是教材编者么,恐怖如斯啊……”
第三个人也感慨道。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常老师的书,一直还放在那,根本没带上去……”
终于有人发现了一个亮点。
周围的人几乎齐刷刷地转头看向了常浩南刚刚坐着的位置。
果然,一本课本正放在那里。
也就是,刚刚那几个黑板的板书,都是他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不愧是教材编者,恐怖如斯啊……”
另一个人也发出了相同的感叹。
不过,在大多数一脸茫然的人里面,也并非没有能够全程跟得上思路的大神存在。
尽管因为很多知识性的东西还没有学过,所以一些步骤本身的原理或许不太明白,但能把总体过程搞明白,也已经相当不易了。
当常浩南最终展示出算得的气动\/弹性综合运动方程之后,台下除了掌声和惊叹声之外,还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那位举手的同学,有什么问题么?”
站起来的是一个身材有些瘦削、戴着一副几乎有半张脸大的眼镜的男生:
“在……呃,应该是六页ppt之前,计算动态失速模型修正的那部分。”
讲到这里竟然还能有人问出这样详细的问题,确实让常浩南都觉得有些意外,因此他赶紧把ppt翻到了对方所的那一页。
“在这里面您把分析的起始点设定在叶片根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