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现在毕竟也是不太差钱的主,还是咬牙给每个办公室都配了一台。
扫描进去之后,他直接把内容当做附件发给了冰城那边的刘洪波。
平平无奇的处理完两件事情之后,常浩南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
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要吃午饭的时候。
他点开最后一封未读邮件。
这是一份涡扇10项目的例行工作汇报。
每隔几就会发过来一份的那种。
他准备简单看过之后,就去把午饭给吃了。
然而。
《异形气膜孔流动换热特性的实验结果》——
当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常浩南就知道,自己的午饭,吃不成了。
这项研究对于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涡轮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他之前就已经用流动传热基本控制方程对不同异形孔的气膜冷却效果进行了计算。
但这毕竟是从未有人做过的研究方向,还是需要实验结果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校正。
所以才一直拖到了今。
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赶紧关掉电脑穿上外套,准备去看看结果。
一个多月以来的实验数据浩如烟海,肯定没办法通过邮件全都发过来。
……
京航大学压气机研究中心里面,穿着一身蓝色实验服的刘永全站在记录实验数据的两台电脑前面。
旁边是正在聚精会神查看实验数据,并且跟自己计算结果进行对照的常浩南。
“从结果上看,对于我们的实验对象,簸箕形孔的冷却效果要好于扇形孔和单纯的前倾孔,不过,扩张比例、孔倾角和展项扩张角对于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还是比较复杂……”
常浩南同时盯着两个屏幕,缓缓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关键还是咱们没有直接测定气膜孔内速度和压力分布的手段,相关的传感器一方面我们买不到,另一方面就算通过特殊渠道搞到,准确性也不能满足要求……”
刘永全在旁边道,显然还是有些遗憾。
“咱们华夏搞科研,从来也没有过要什么有什么的阶段。”
常浩南倒是不太在乎:
“孔内速度和压力分布是因,表现出的温度场分布是果,在理论工具足够先进的情况下,就算不能直接得到前者,也可以从结果反推回去。”
刘永全张了张嘴,被常浩南一番十足自信的话惊得一时间没什么话。
好一会之后才重新开口道:
“不同环境下,各种孔型表现出的散热效果也会有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