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这个基础上浮动10%。”
“当然,其中涉及到的所有型号机床设备,都会提供完全开放的权限,不会限制任何功能和使用场景。”
“常博士对这个条件意下如何?”
虽然对方用的是英语,但常浩南还是能从语气中听出极度的自信。
显然,在奇拉瓦迪看来,局面已经十拿九稳,就等着常浩南点头了。。
必须承认,对方在来华夏之前绝对是做过功课的。
要知道,那可是整个亚洲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
也就是,以后所有亚洲国家,但凡想要购买c.b.法拉利公司的机床设备,或者售后服务,都只能去找火炬和c.b.法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
就连意大利母公司都不能直接在亚洲范围内进行销售行为。
而且还是以超低价供货。
高精度机床,成本价上浮20%。
就跟白送差不多。
至于那账目价格和实际价格中间的10%,就更不用了……
不得不,这个条件,确实太符合这个年代华夏企业的胃口了。
作为经销商,甚至可以不用投资一座厂房,只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按照客户要求向一定来订货,从中间倒一手就能赚到巨额利润。
甚至于,倒这一手都可以只是程序上的。
设备直接发到客户手里就行了。
完全是躺着就能赚钱。
而如果常浩南更不当人一点,甚至还可以利用火炬集团在华夏航空工业系统里面的影响力,让全华夏的航空制造企业都使用c.b.法拉利的产品。
要知道,华夏过去根本买不到这种功能不受限的高精度机床。
他这么干,不仅不会有任何风险,反而还是大功一件……
也难怪奇拉瓦迪觉得自己可以稳定拿捏。
换个其它人,别点头,直接跪舔都不稀奇。
只可惜,他今遇到的是火炬集团。
常浩南对于成立合资公司并无偏见,但对方提出的“合作”方式实在是过于买办了。
真要答应这种合作方式的话,火炬集团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量的钱,并且还能借着机会让整个华夏用上过去不敢想的先进设备,但是对于华夏的工业发展本身,却没有太多推动作用。
这就是舍本逐末了。
这种钱,拿着比较烫手。
因此,一番刻意装出的深思熟虑之后,常浩南在奇拉瓦迪惊讶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奇拉瓦迪先生,我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