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轮大动作下来,厂里的普通工人难免人心惶惶。
不过这反而是比较容易被解决的部分——
企业被转到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之后,集团发布的第一份公文就是暂停原本已经开始的职工下岗和工龄买断流程,并要求所有员工在三内复岗进行生产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重新定编。
一轮组合拳下来,当常浩南来到这里的时候,全厂的正常生产已经在逐渐恢复了正常。
“常总,这就是我们厂经过重新整备之后的生产车间,大部分之前被有意破坏并记录为报废的设备都已经恢复了生产。”
江重的新厂长叫做廖新华,50年生人,之前一直在隔壁渝市的铁马集团工作,对于华中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
此时他正和颜永年一起跟在常浩南身后,介绍着厂里的情况:
“不过,根据警方的审讯结果,以及厂里面的档案分析,还是有大概价值2800万左右的设备已经被倒卖出去了。要想追回的话,恐怕有难度。”
“能止损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常浩南摆摆手:
“下一步,咱们厂的重点还是要放在组织建设、严抓生产,还有新厂区的建设和发展上面。”
“至于追回设备的事情,廖厂长尽力即可。”
在这个年头,江重之前的情况绝对不是个案,很多东西不是查不清楚,而是牵扯太多,不能查清楚。
常浩南终究是个技术人员,不是什么救世主,能做的也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损失。
而且,他最在意并不是个别设备,而是整个江重能够可靠地把模锻压机建造并运营起来。
从这个角度上讲,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大获全胜了。
听到常浩南的表态,廖新华总算是松了口气。
上级一件事情“尽力办”,隐含的意思就是也可以不办。
他之前并未接触过常浩南本人,只是觉得实在年轻到有些离谱,担心对方年轻气盛,非要在这件事上施加压力。
如果那样,他一个厂长夹在两边神仙打架的中间,就很难做了。
不过现在看来,这位虽然年纪不大,但行事风格并不幼稚,算是个相当可靠的领导。
“另外,关于后续的经营发展问题,廖厂长也不用太担心。”
常浩南在铸造车间的产品出口拍了拍面前的一个铁疙瘩,然后道:
“等到生产彻底恢复稳定之后,我会让人来搞一次产品质量鉴定,如果过关的话,可以把江重作为火炬-c.b.法拉利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