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韩家的家主了,但看着这个坚定的侄子,和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韩飞鹏突然觉得,所谓世家传承跟这些比起来倒显得有几分可笑了。
第86章
入了秋, 三年一次的科举就要开始了。
这片土地的科举已经出现了七百多年,加上新皇登基开恩科,科举已经办了接近三百回了,每届科举高中的进士少则一百来个, 多则两三百, 如此算来,古往今来高中的进士都有好几万个了, 可这几万个进士都是男子, 从没有一个女子获得过功名。
无论是前朝还是大巍, 素有才名写出千古流传诗句受万人追捧的才女可不少,可因为这些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她们纵使再有才能也要困在后院之中。
可今年这届科举可是不一般,早在三年前,当今圣上就宣布了今年的科举女子也可参加, 这可是翻天覆地之举,无论天下的男子如何反对,大巍的圣上却坚定地将这一条政令推行了下去。
如今废除妾制, 给予女儿跟儿子一样的继承权, 又可参加科举,在律法层面上,如今的大巍男子与女子是完全平等的了,至于这些律法的实际施行, 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无论如何, 今年的科举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大巍的科举跟前朝基本相同, 分为县试, 乡试和会试。
县试每年一次,一般定为九月, 而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定为二月,而会试也是三年一次,一般定为十一月。
在贺疏舟宣布科举改革的第二年,县试的算学考就改为了新式数学,两年后的乡试的算学自然也改为了新式数学。
而在科举改革之前考取举人但未中进士者,若是打算考取进士,要先过一门算学考试,本来还庆幸早参加乡试的举人却没想到陛下早已想到这个漏洞并堵上了,让他们也不得不学会新式数学,有的年纪大的举子或实在不擅长算学的举子,没有通过算学考试,心灰意冷,不得不放弃进京参加会试,只得选了个小官来做。
不过无论是县试还是乡试的算学还算是简单,贺疏舟安排的县试数学题水平约为小学四年级水平,而乡试的数学题水平也约为小学毕业考水平。
而会试的考核贺疏舟打算分为两种,因为如今的大巍的工业化处于初步阶段,需要大量有理工科思维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