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长安城中教学,可为其置办住所,挂名录用!”
“不妥!”
“殿下,此事不妥!”
“只是一群教书先生,如何可以在朝中挂名录用?”
李承乾的话,顿时引起不少大臣们的反对。
李承乾却是轻飘飘的说道:“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
“诸位大人亲眷,若有精研此道,可为人师者,同样可以在朝中挂名录用。”
“这……”
“可是殿下,他们未曾经过科考,未曾经过层层选拔,直接挂名录用,是不是逾越了?”
“此乃大唐社稷之福,抛开世俗成见,也在情理之中。”
李承乾不急不慢,“孤只是说了,让他们挂名录用,但并未曾说,直接录用。”
“想要入朝为官,仍旧需要考察。”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如同国子监书生一般的身份!”
“这是孤给于他们的特权!”
李承乾这明显是公器私用,却是让众人无话可说。
启蒙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提议推广的,现在他想要提拔那些,认可他计划的教书先生,怎么了?
礼部一名官员走出,“太子殿下此举有违礼制,臣不敢苟同!”
“那就把你们的意见保留!”
李承乾面无表情,“朝中诸事,尽皆由太子主持!”
“诸位大人有不同的意见,可直接去九成宫面圣禀报,但此事在孤这里,就这么定了!”
这……
众人有些懵了。
自李承乾监国以来,一向是和和气气的,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
尤其是房玄龄三人,李承乾还经常询问他们的意见。
可如今,李承乾突然霸道无比,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着实令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户部戴胄出列:“启禀太子殿下,所有置办的学堂,尽皆是由朝堂出资么?”
李承乾早有准备,淡淡道:“此乃造福天下百姓之事,关系到每一个人。”
“国库将会拿出一部分的钱财支持此事,同时也会广邀天下有识之士,共同操办此事。”
“但凡愿意出资的,可在学堂门额一侧,标明捐赠之人!”
戴胄惊愕的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做么?
礼部的官员又一次的站了出来,“殿下,此乃国之大事,岂可由民间百姓出资……”
“孤说了,有不同意见,保留!”
李承乾冷眼看了过去,“邵大人是年事已高,听不清孤的意思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