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同意夏国技术换资源的提议。
随即,双方就交换细节展开谈牛
J-1不仅是一架战机,也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
哪些技术以何种方式转让,也需要一一协商。
有很多技术都是窗户纸,以毛熊的实力,突破并不难。
比如,雷达,导弹,甚至是早期集成电路技术。
这类技术,周博都大方的列入交换清单。
但另一些技术,需要深厚的积累才能突破。
比如发动机,乍一看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技术。
但实际上却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没个十年八年根本突破不了。
这部分技术,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该卡脖子还是要卡。
异时空,毛熊的AL31发动机,可是整整卡了夏国二十年。
而毛熊一方,泵罗夫等人自然也要为毛熊争取最大利益。
资源能少出就少出,技术能多拿就多拿。
谈判气氛很友好,但交锋也很激烈。
尤其是发动机技术,泵罗夫以夏国基础薄弱,无法同时满足两国需求为由,强烈要求转让技术。
但周博坚决不同意,还以此要求毛熊额外提供200台机床设备,以建立发动机生产线。
否则不保证能按时提供S-1发动机。
泵罗夫气得直冒烟。
你们产能不足,还不转让技术,还额外要求设备!
这不是耍流氓吗!
尽管泵罗夫非常不满,但发动机是关键,没发动机J-1可是上不了。
最后,泵罗夫也只能乖乖低头,在清单上加上200台机床。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的谈牛
五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夏国转让雷达、导弹、集成电路等一系列技术,从而获得大量装备和资源。
程万里看着交换清单,脸上表情变换,纠结不已。
想象着堆成山的物资,觉得好像过年。
但想到转让出去的先进技术,又觉得自己亏了。
而王云楼则非常开心。
根据协议,毛熊要提供100架米格-15,沪江这12架直接就不用走了。
J-1虽然厉害,但量产还需要时间。
而米格-15是现货,现在就可以开着上了。
夏国空军终于开上喷气式飞机了。
谈判结束后,周博功成身退,回到熟悉的7号车间,立刻开始了下一项工作——直升机。
之所以造直升机,也是考虑到未来半岛战场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