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技术而言,集成电路绝对是颠覆性的存在。
未来,电子行业必将发生翻地覆的变化。
看了片刻,姜明尚还抱着显微镜,恋恋不舍不肯撒手。
这时,姜思夏像个好奇的女孩,也挤了过来。
“爸爸,让我看看!”
“好,思夏,你也看看!”
周博注意到,姜思夏不是在看热闹。
一边看,还一边熟练地转动准焦螺旋,调整清晰度。
这美女还挺内行!
片刻之后,姜思夏抬起头再看向周博时,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接着,姜思夏问了一个问题。
“周先生,你听过计算机吗?”
周博猛然一惊。
“姜姐,你还懂计算机?”
这个时代,懂计算机的人可比大熊猫还稀少。
姜思大眼睛扑闪扑闪,非常可爱地点点头。
“是的,我觉得集成电路应用到计算机上,应该很有发展。”
周博一笑,心那不是很有发展,集成电路简直就是为计算机而生的。
姜明尚在一旁介绍道:“思夏在不列颠的曼切斯特大学就是学计算机的,她的老师是涂灵,很有名的。”
涂灵!
周博再次震惊。
涂灵在计算机发展史可是大神一般人物。
没想到姜思夏居然是他的学生。
姜思夏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
随即,周博将三人带到工作台的另一边。
上面摆着一台电视机一样的显示器,一行行字幕不断闪过。
而旁边,则是一个桌子大的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姜明尚不禁好奇问道。
“这是电视机吗?”
周博摇摇头:“这就是姜姐的计算机!”
这次又轮到姜思夏震惊,“计算机是这样的吗?”
二极管计算机在二战时期已经有应用,曼切斯特大学实验室里,就有一台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
但和眼前的机器完全不同。
这台计算机,是周博最新的工作成果。
虽然芯片已经量产,但想造出这台计算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的不,硬盘就是一个难点。
因为设备的局限,周博咬着牙搞出一个1G的硬盘,结果体积像一个大箱子。
而整个主机快赶上一张桌子了。
即便如此,这样一台电脑,在当前也堪称惊神器。
姜思夏又问:“周先生,你这计算机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