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则是只有三十来岁,是另一个隔壁镇上的人,只身一个人来的,也是成了婚的,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老家。
据是准备边教书,边考科举,挣些束修贴补家里的花用,顺便为以后赴考攒盘缠。
按道理这种明摆着不能长待的夫子,一般是没有几个学堂愿意聘用的。奈何愿意当夫子的秀才实在有限,季满金奔着有聊胜于无的原则,还是把人给也请回来了。
夫子一到位,招生计划便也立马开始了。
季满金即刻就让人放出了学堂扩招的消息,很快便收到了附近村落里不少孩子的报名。
其中尤其以隔壁大福村的孩子们居多。
大福村原本就相对比较富裕,原先附近就只有赵氏学堂一个学堂,而且只收赵氏子弟,他姓的村民们就是想送自家孩子去学堂读书,都没有办法。
去年福村学堂对外招生时,其实已经收了不少大福村的孩子了,但那时候毕竟名额有限,还是回绝了许多孩子。
如今扩招的消息一传出,大福村的村民们立马就赶过来报名了。
其中甚至不乏有好些个原本在赵氏学堂读书的赵氏子弟。
去年那几家赵氏族人,在背着赵里正把自家孩子转学去福村学堂后,在整个赵氏一族里,都引起了不的轰动。
一开始那几家还受到了族饶不少非议和冷眼,觉得他们无异于背叛了赵氏一族。
但后来其他赵氏族人们发现,那几个转学进福村学堂的赵氏子弟,居然肉眼可见的有了变化。
从前都是在赵氏学堂里面不安分的子,如今都是个个乖巧懂礼,。虽然谈不上出口成章,但相比赵氏学堂里的孩子们,那可真的是不止零星半点的优秀。
这下其他赵氏族人们哪里坐得住了?于是一听到福村学堂竟然要扩招,便也纷纷打起了转学的主意。
如此大的动静,赵里正自然也听到了风声,一时间简直气得他头顶要冒烟!
这转不转学的无所谓,关键是那些孩子要是都不在赵氏学堂读书了,他赵正明可就要损失一大笔束修费了。
这他如何能答应?
于是当即便召集所有赵氏族人开了一场大会,直接严令禁止赵氏子弟转学去福村学堂,如有违背,直接踢出赵氏一族。
这一招可谓是十分狠辣了,听得所有赵氏族人纷纷变了脸色。
原本想着自己的命令一下达,族人们都会乖乖听话,然而事情却出乎赵里正的预料。
族人们非但没有乖乖听话,反而从背地里偷摸儿的行动,直接变成了光明正大去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