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的能人。”
“尉迟常这种猛人去围剿,都被打得丢盔弃甲,他李平安没有个几万人,根本拿不下来这些地方。”老宋很是自信的道。
“所以我你们愚蠢!前面的麻痹大意,被人家打一个措手不及也就算了。现在是什么情况?山路被封锁,他们根本就出不来!”刺史府的大人,恼火地道,“你们觉得胜券在握,可实际情况是,李平安人少,根本需要不来多少给养,他们只要封锁道路,就能把咱们的人活活饿死。”
“大人,我觉得您还是有些过于夸大李平安的本事了。”老宋道,“你们那边儿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反正我的手下,山寨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我有的是本钱跟他耗!”
其实这也是战争上经常出现的情况。
拿大康三征高句丽举例子,大康立国之时,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国力强横的日子。
那时候的大康,一言不合就敢征伐不臣之国。
可像是高句丽这种不臣之国,是真的有本事,他们的城池往往修建在两座大山之间,只有一到两个出口。
而城池内,有水源,有粮食,只需要跟着大康的士兵对峙,就能硬生生地耗死大康。
“你啊,你......”
刺史府的大人,叹了口气,不想再跟这个愚蠢的家伙多一句话。
“老宋,你把问题想得太轻松了,李平安表面上只是个商户,可实际情况是,他早就谋划对付我们了。就拿细作来,没有长时间的精心谋划,怎么可能安插到我们的对我里面去。”
孙老爷惆怅的道,“先不,咱们的队伍里,是否还有其他的细作在潜伏,等待作乱,咱们就李平安的财力。”
“他可是掌控着大半个岭南道的杂面生意,他随便拿出点东西来,就够那些乡卫、僚人吃一辈子的。”
“可眼下咱们过得是什么日子?现在收益一点都没有因为饥荒而增长,甚至还在减少,你觉得咱们能拼得过他?”
地方豪强之所以可以成为豪强,就是因为家族人脉众多,无人敢招惹,而上升到世家层次,则是因为除了在地方上财富众多之外,还有大量的本族人手,在朝廷上为官。
这些豪强和世家,传承的时间,有些绵延甚至超过了二三百年。
尤其是岭南道,这种新归附朝廷的地方,更为严重。
有很多家族,是当年中原混战,迁徙到南方来的。
这些家族,人手众多,精英众多,渗透到岭南道的方方面面。
在繁盛时,他们就像是根茎,无孔不入在岭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