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
这就意味着,如果这家公司挂了,或者是像诺基亚一样快速衰退,他柳家不要说在华国的影响力,泰山会的地位,就算是自家的财富都保不住,那岂不是死翘翘?
一个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后的成年人,世界观已经是一个成熟状态,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观念,是很难很难的。
技工贸的道路,一直以来都是连想集团的主道路,包括高怀钧前世,也是如此。
但是这个时代,诺基亚这家公司,败退得太快速了,快速到让柳志都感觉到时代在转换的危机感,所以才想着督促一下杨庆,让他把连想这个旧时代的破车提提速,要维持收购ibm所缔造的强大华国科技品牌的固有品牌印象。
可是,提速谈何容易?
这是一个已经成立了超过20年的大型企业!
各种各样的势力盘知错结,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到就算是高怀钧接手,也是直呼办不到的程度!
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转变就可以转变的。
回顾华国历史,你总是能在历史的某个片段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以史为例。
1628年,刚刚即位的大明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阉党,正准备励精图治。
锐意改革,为了解决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的难题。
崇祯放下九五至尊,恳请世家文官阶层捐款助国。
引得众大臣们联合反对。
最后,推动下去的政策只有两项,一个是皇帝带头节约宫廷的开支,二个是精简驿站以此来节省邮递开支。
这一年,银川驿站一个叫做李弘基的驿站驿卒正好丢失了文件,被裁员回家。
失业的他,为了混一口吃食,所以就参了军。
后来改了一个名字叫做李自成。
后面的故事大家知道了。
十六年之后,李自成攻陷帝都城!
这当然事情不能全怪崇祯,当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权贵们为了从不断扩大的蛋糕之中获得更多的份额,愿意积极投身于王朝的建设之中。
甚至为此还可以暂时让出一部分既得利益。
但是王朝一旦开始走下坡路,蛋糕越来越少,权贵们就会愈发珍惜手中仅剩的蛋糕!
越需要改革的时候,可用的资源其实也就越少。
阻碍改革的力量,也就越大!
这便是改革者面对的悖论。
最后,改革者只能以改一改无关紧要的边角料,草草结束。
真正毁掉大明的既得利益者,心怀鬼胎,谁也不愿意再为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