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决意起事
沙俄军入侵东边道受挫,伤亡惨重,不得已退回盖平、辽阳休整。
而其他地方的沙俄军,也遭受到了各地民团、义军的攻击。
刘振棠在呼兰起义领导的义胜军,孙本荣领导的义效军,巴彦义军“占北”,桦树甸子民团首领韩登举等等。
北起黑龙江,南到辽东半岛,广大抗俄义军转战深山密林和交通要道,到处打击敌人。
这些义军喊着,“与俄贼决一死战,复我国土,拯我人民。”“扫尽根除,用示国威,而张天讨。”等口号,誓与沙俄军决战到底。
在东边道军民和各路义军的攻击下,沙俄军也是损失惨重,不敢再轻举妄动。
只能通过对增祺、长顺施压,迫使清廷出面镇压义军。
正好这时候,《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传出,中外惊诧,舆论大哗。
清廷迫于压力,将增祺免职,命清锐署理奉天将军。
然而没过几天,在沙俄的要求和胁迫下,清廷又下旨命增祺留任奉天将军。
但有关奉天交涉事宜,全权交给杨儒处理,增祺不得插手。
冬月,清廷派出使臣杨儒,与俄谈判交收东三省问题。
同时,英国《泰晤士报》披露了章程的内容,引起列强的激烈反对,纷纷向清政府质问。
腊月初,清廷向中外宣布,《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无效。
沙俄害怕英、日等列强出面干涉,于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段,谋取更大的利益。
沙俄方通知清政府,同意章程作废,转为谈判订立新条约。
俄方谈判代表拉姆斯道夫向杨儒提出关于交收东三省条约草案十二条。
十二条内容传出后,英、日、美、德等国,出于利害关系,纷纷照会清政府,阻止清廷在条约上签字,反对沙俄独占东北。
同时,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为代表的多数督抚和清廷驻外使节,也极力反对签约。
上海各界痛斥沙俄,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檀香山等地海外华侨,也纷纷致电清政府,强烈要求拒绝该条约。
由于国内上下力主拒签俄约,清政府慑于舆论,同时也怕单独同沙俄签订合约,会影响“回銮”,以及其他国家“效尤”,故拒绝与沙俄单独签订条约。
在清廷与沙俄谈判的这段时间里,东边道军民上下一心,全力布防,又击溃了入侵兴京和岫岩的沙俄军队。
使沙俄军队无法进犯东边道地区,保护了东边道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