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看起来很低,但实际上符合市场这个功率。
因为整个小镇中心街道的电路建设相当不错,但除此之外别的能被哲通接收的东西还真没有了,只是一些电缆和人工建设费用。
当初投资几百万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折价八十万的价格确实够。
而且这八十万只是哲通给到的一个电路接收费用,另外还会出笔钱把这个小电厂的厂房给买下来。
这要是其他小村子什么的,一个哲通供电箱就能搞定,也用不了大的厂房什么的,一间房就能搞定形成一个哲通供电站。
但这临仓镇上确实入口比较多,是一个大镇子,用电量也是那些人口几百小村子的几十倍,这样的情况一个供电箱那种模式肯定玩不转。
大厂区肯定也不可能放这儿,所以集团给这儿的定位就是接收当地的厂区,当然,前提是老板不会狮子大开口以一个正常价的情况下。
拿下这里的厂区,直接设置一个比较大的供电站,类似于微型厂区的这种。
厂区配置也给出了一个规格,就是以两个电力班组为整,负责供电和全镇包括下辖各处村庄的电路维护和电路抢修等等工作。
另外在隔壁乡镇人手不足需要电力作业人员的时候,他们的维护范围也会扩散到隔壁乡镇。
临仓镇供电站两个电力班组,不设置行政岗位。
……
老板早就想出手了,现在还能换现自然乐意的不行。
八十万的基础电力建设费用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接着厂区的地皮也是便宜处理,正常市场价格也就一百多万的样子。
毕竟别看这地方有点大,但这临仓镇上的地皮和租金什么的便宜的很,这乡村地区的这些地都不怎么值钱。
但凡是个城市地区,哪怕是什么小县城,这怎么着都得几百万打底了,但这镇子上确实不怎么值钱。
最终折价一百八十万,老板把厂区连同整个市场全部转让给哲通电力集团。
现在人来了,建筑施工队也几乎是同步到达,老板会把原厂设备全部运走,施工队把这里推平开始建设,当然,还有简易的铁皮厂房也会在镇官方提供的一片空地上搭建起来,接手这里的供电。
毕竟不可能在建设的同时让当地居民断电。
二十多辆车子,完成会合之后也是全部开始工作,车子一辆又一辆的开到镇子的各个地方,开始统一换电表箱。
通知也早早发下去了,因为电路工作需要停电,在晚上八点前会恢复来电,哲通电力会尽全力尽早恢复供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