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需担忧外部恶意控股的风险,但作为上市公司,它不得不定期披露经营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团经营机密的泄露风险。
特别是随着集团物业、地皮等资产价值的不断攀升,与其让持股较少的小股东们分享这份增值收益,林浩然更倾向于通过私有化来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因此,对林浩然而言,万安集团继续维持上市状态,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成为阻碍集团发展的负担。
目前,万安集团的市值相对不高,仅约为1.7亿港元。
而且林浩然已持有集团49.99%的股份,若以当前股市价格估算,他仅需大约8500万港元,便能通过收购剩余股份,实现万安集团的彻底私有化。
而万安集团的真实价值,可远远不止这1.7亿的总市值,他手中还握有先前以1.3亿港元购入的优质地皮,以及北角那栋即将竣工的商业大厦。
等到1981年初,这些资产的价值将大幅攀升:那十几块地皮的总价值预计可达3亿多甚至是4亿港元以上;而北角在建的商业大厦,其增值潜力同样巨大,增值至2亿港元绝非难事。
而且,万安集团大厦本身便是一座宝藏。
其位于铜锣湾的黄金地段,虽略逊于中环,楼层也不算高,但同样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届时,若将万安集团大厦出售,其价值极有可能突破4亿港元大关。
到时候,若将万安集团所有可售物业悉数变现,至1981年初,其总价值轻松突破十亿港元大关。
近年来,香江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涨势绝非浪得虚名,其繁荣景象有目共睹。
就算到时候还了那1.3亿的汇丰银行贷款及利息,依然还能有八亿多港元。
等1982年香江房产业崩盘,他再以低价格将大厦买回来,这一卖一买之下,他从中就能白白赚个几亿。
这可比费功夫去经营企业要来钱快多了。
“将万安集团私有化?好,我全力支持你,我这就去联系那几位股东,不过,关于你大哥那边,你不打算亲自沟通一下吗?”林万安笑着问道。
对于林万安而言,将集团私有化的确没什么。
当初选择将万安集团上市,除了筹集初期发展资金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与股民们共同承担风险,减低集团为自己带来的风险。历经多次房地产危机的他,明白谨慎行事的重要性,不愿将所有风险独自承担。
如今,万安集团已无需再从外部融资,且儿子的管理理念与自己大相径庭。
所以林万安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