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靑洲英坭公司的主意,想收购这家优质英资企业。
没想到的是,这家企业居然被一位名不见传的小伙子提早布局了,甚至说服包裕刚来劝说他放弃收购靑洲英坭公司。
李加诚做生意,向来秉着以和为贵的原则,轻易不得罪其他大佬,这也是他人脉广的最大原因之一。
为了给个面子包裕刚,再加上当时林浩然已经占据了先天性的优势,自己不一定有胜算,最终李加诚只能无奈放弃靑洲英坭公司的收购,转而专注地与沈弼商量接手和记黄埔的事情。
就在去年9月,李加诚历经努力,多次与沈弼私下洽谈,终于与汇沣银行达成共识,成功收购了汇沣银行所持有的和记黄埔集团股份,从而晋升为和黄的大股东。
然而,仅凭大股东的身份,尚不足以全面掌控和记黄埔,加之和黄的业务领域对李加诚而言全然陌生,若贸然更换管理层,恐对和黄造成不利影响。
鉴于此,为了确保平稳过渡并顺利接管和黄,李加诚采取了谨慎的策略。
他表面上维持与和黄高层的和谐关系,避免直接冲突,而私下里则逐步安排自己的团队融入和黄的管理体系,使其逐渐适应并掌控各项事务。
同时,他也在暗中持续增持和黄的股份,静待时机成熟。
当李加诚认为自己所持股份已足够多时,他再通过合法途径罢免现任和黄主席,并亲自担任这一职务,从而实现对和记黄埔的全面掌控。
因此,在彻底掌控和记黄埔之前,他的主要事情还是熟悉和黄业务,以及不断吸纳和黄股份,至于其它事情,无从顾及。
对于港灯集团,李加诚早就想与之合作了,甚至有将其纳入囊中的野心。
港灯集团以其丰富的优质土地资源和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如同一座不断增值的银行,每年都能为股东带来可观的资金流。
不过,在彻底掌控和记黄埔之前,他的资金也无法抽出来用作其它地方,所以先行与港灯集团合作,再慢慢想办法蚕食这家优质英资大行,是他的一个计划。
只是没想到的是,还没开始合作,港灯集团就被收购了,而且还是自己此前的一个年轻小对手收购的?
李加诚的野心很大,收购和记黄埔集团,不过是他的目标之一罢了,他早已经打算彻底拿下和黄之后,就开始对港灯集团进行谋划,可现在看来,一切计划都是徒劳,港灯集团已经被他人提前收购了。
林浩然对港灯集团49.9%的控股权,已经绝了李加诚对港灯集团的野心。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