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摩托罗拉的困境
既然罗伯特·高尔文想要直接一些,不喜欢转弯抹角,林浩然也索性开门见山,直接说道:“罗伯特·高尔文先生,我这次来访,主要是希望能与摩托罗拉公司达成一项合作。
摩托罗拉在通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技术创新,让我深感敬佩,我相信如果我们合作的话,我们双方一定能够携手共创辉煌。”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但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微微点头,示意林浩然继续说下去。
林浩然继续说道:“我了解到,摩托罗拉在移动通讯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想你们的移动技术应该比较成熟了吧?
而我所在的地区,香江,正急需这样的先进技术来推动通讯行业的发展,因此,我希望能够与摩托罗拉合作,共同开拓香港的移动通讯市场。”
在过来芝加哥之前,林浩然已经对摩托罗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他了解到,摩托罗拉在移动蜂窝信号网络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同时,其移动电话的硬件设备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商用的标准。
然而,尽管技术成熟,摩托罗拉却迟迟未能将移动电话推向市场。
林浩然知道,这背后必然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难题。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政府的批准。
在城市中搭建移动蜂窝信号网络,不仅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考虑到信号干扰、传输距离、覆盖范围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需要得到政府的明确批准和授权,以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和合法运营。
对于摩托罗拉来说,获取政府的批准或许并非难事,毕竟他们有着军方背景,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
但是,想要真正将移动电话推向市场,摩托罗拉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最难的是,想要销售移动电话,就必须先在整个城市搭建好移动蜂窝信号网络。
而在像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要实现全面覆盖移动信号,所需的投资资金极为庞大,甚至超过了一亿美元。
若要将这一网络扩展到整个美国,那所需的资金更是难以估量。
摩托罗拉公司曾进行过详细的估算,以芝加哥的有钱人,也就是潜在客户的比例来看,如果只依靠芝加哥的用户,想要收回投资成本也至少需要十几年以上的时间。
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漫长且不确定的过程。
然而,正是摩托罗拉面临的这些困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