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用内功催动,才能做到这般效果。
而这次的声音不同,似乎发声之人,随性而为,随口而,轻描淡写,毫无催动内力之感,宛若与人对坐品茗。
这声音入耳:“救一侠义,胜却诛杀千百宵。此言甚是,无愧大将统帅之风!”
在场众人,皆是心惊。
尤其是周一,心中暗暗估量:“这寥寥数语,显然是功力已臻至高境界,方能既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那潘鼎臣断然不及!我若再修习十年,是否能有此功力?恐怕不能!当今武林真有慈人物?”
普渡面无波澜,轻弹一声,也是轻描淡写的道:“三师弟!数年不见,别来无恙?”
普渡话之际,催动内力只方法与方才发声之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无论人所处之地,离普渡是远是近,都皆觉声量无差。
周一暗自赞叹:“这普观主看起来毫无架子,一股长者之气概,但就这一声轻弹,功力便不在发声之人之下。嘘!峨眉山云霄观之盛名,由夏侯仁可窥一斑,由这普观主可知名副其实!只是这普渡言语之中,好似与其三师弟情感不是甚浓一般。”
叶禅师倒是晓得普渡这三师弟正是下无双的东海蓬莱碧霞宫圣人于和于九连。
叶见普渡有出寺迎接之意,便命沙弥与自己各举两支插火烛,随着普渡出寺迎接。
钟麟那边早已听出是于和的声音,心下有些不情愿,可是自己的双腿却不自觉的向寺外趋步而去。
众人行至山门,只见星光之下,有一人并未如何发力,而是迈大步望着山门而来。只是这人步伐倒是比不少高手的轻功还要高明,宛若一只大鹤凭空御风,轻飘飘一步便似常人跃出几大步去,泠泠然而若虚,众人在山门站定之时,那人已到近前。
月朔之际,满朗星,却无明月。星光淡然,洒落山门之前。
烛火摇曳,夜风不定吹动来人之衣衫。只见来人清矍面庞,瘦削高挑的身材,约四十岁出头的年纪,一袭紫袍穿在身上略显肥大,衣带顺便系拢腰间,一支金簪也并未中正的穿绾发髻。
此人并无刻意打扮衣着,却浑身透出不可侵犯之威仪。
来的人,正是普渡的三师弟,碧霞宫的教主,武林早已隐隐公认的第一高手,江湖上有号:横推八百无敌手,于和,字九连。
周一侧在一旁看着于和向普渡见礼,他目光紧紧盯着于和,无一丝毫的停顿,似乎想把于和看个通透。
于和坦诚道:“后晌时分,有弟子禀报与我,是大师兄现在红叶寺,我责怪他未向师兄问安之后,便连三教堂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