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倒是让刘璋深感威胁。今遣使送表,当向天子臣服之意。”
“正是!”
荀攸露出笑容,说道:“攸停留许昌多时,与阴溥多有畅谈。刘璋暗弱,外不能制张鲁,内不能抚士女。今公大败袁绍,全取北方,已统中国大半,益州思求明主。”
说着,荀攸给出了好消息,说道:“阴溥曾与攸暗言,若明公挥兵南下,益州愿意为明公提供军资,遣兵助军。”
“嗯?”
曹操上扬眉毛,笑道:“刘璋可用否?”
荀攸抿了口温水,说道:“益州应是可用。昔关中、洛邑大乱,入蜀不能归乡者不在少数。益州人常唤为东州人,刘焉招纳北人为军,以东州人制益州人。今刘璋继位,昏庸怯弱,难为明主。”
可以说曹操席卷北方,除了扩张领土外,也将他的声望推到最高峰。不仅是荆州内部一群带路党,益州也有带路党等着曹操。
历史上,曹操打荆州,刘璋比曹操还着急。接受曹操的军令,始受徵役,遣兵给军。南郡之战时,为断绝南郡与外部的沟通,除了安排关羽绝北道,也安排了甘宁取夷陵。
曹操心中甚是火热,问道:“二袁入塞外,与乌桓蹋顿联合;二刘取江左,荆楚入刘表之手。今高干已平,南北舍取,公达与文若有何见解?”
荀攸摇了摇头,说道:“荀令与某之见有些许出入,各有不同。”
沉吟少许,荀攸说道:“攸以为荆州之中蔡瑁、蒯越二人暗服,把持襄阳内外,刘表身患重病,二子争嗣,不足为惧。待刘表身死,二子生隙,犹如二袁之事。”
“彼时明公可效征讨河北之法,平息吴楚之地。吴楚若平,益州归顺,西北群服,则天下归一!故攸以为可先征讨乌桓,后治水卒,再讨吴楚。”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文若以为如何?”
荀攸如实说道:“荀令以为刘备远胜二袁,居江左恐为大患。且刘备于徐淮深得人心,今之昌豨,旧之陈登,皆从刘备谋逆,不可不理。霍峻虎步江淮,连同江淮群寇,不可小觑。”
“江淮之敌,非公之基本,归心者寡,皆赖刘九江兴治城郭,外连群豪,得以还百姓之太平。今二贼不敢犯江左,乃因江左初克。若让二贼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则江淮危矣!”
“那文若之意是?”曹操问道。
“荀令以为可借征讨刘表之名,派兵入驻江淮诸县,退敌于江北。又可命猛将讨江夏,观荆州动向。若荆州暗弱,江左无备,明公可举大兵伐之。”
“二袁入塞外,所恃之人乃蹋顿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