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
未待蒋济开口说话,侍从便脚步匆匆入帐,说道:“禀大司马,魏将文钦率部曲至军前求降。”
霍峻望着众将,笑道:“如孤言尔!”
“来人,带文钦入帐,孤有话欲问。”霍峻吩咐说道。
“诺!”
丁奉好奇问道:“都督何以料定必有敌将来降?”
霍峻从榻上起身,解释说道:“王凌帐下兵马虽众,但人心不一。今远道而来,聚于帐下,唯求速战。如遇断粮,人心必定涣散。今有魏将来降,或可见魏卒无死斗之心。”
曹魏为了支持王凌,可以说是征调了大量兵马,力求击退霍峻。兵马多起来,对汉军的压力虽是骤增,但对自身也有弊端。如粮草消耗增大,且因多是豪强兵马,人心难齐。
看透这点,霍峻才敢断言魏军在陷入粮草匮乏后,必然会有敌将来降。今文钦率部曲来降,算是验证了霍峻的猜测。
至于为何说有敌将来降,则为用兵之机。
其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如果将领不会轻易投降,除非军队面临山穷水尽的局势,且一旦出现投降情况,则代表人心已是离散,不会出现困兽之斗的情况。
毕竟困兽之斗所爆发出的求生欲望非常恐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有利用置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思想。
得闻霍峻前后所思内容,帐中众人赞叹不已。周鲂拍膝而叹,说道:“明公思虑之周全,非鲂所能及。王凌纵有才略,但亦深陷明公之彀。”
自从跟着霍峻征战起,周鲂发现打仗原来是这么简单。在交战前夕,霍峻便已将许多胜负因素考虑进去,为己方打下取胜的基石。两军交战反而更像是走流程,而非关键之所在。
霍峻负手踱步,说道:“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无算之战,胜负不明,是为兵家之大忌。庙算多者,临战之时,胜负已分。”
“望诸君谨记,临阵庙算方为取胜之根本!”
“诺!”众人应道。
不深明兵事者,大多以为胜负是通过两军面对面厮杀而分出,但殊不知两军交手前的布置才是关键。
以戚继光而言,他个人反对将取胜希望放在野战上,因为战争的意外性太多了。在战争前的庙算实际上非常关键,因为提高自己取胜的希望,降低战争失败的风险,
临阵庙算之事,霍峻从将兵之初,便时刻谨记。不论是皖水破联军,亦或是千里取京口,霍峻在战前都会减少自己失败的风险,而不会轻易去赌。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