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会一脸疑惑的询问,他们打的是华北日军,关华中日军什么事儿。
但丁伟的战略眼光,却是远在李云龙和孔捷之上。
他一点就透,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你是说枣宜战场?”
“不错。”徐阳点头:“眼下枣宜之战才刚刚打响,我军若是贸然发起大规模的攻势,把这两年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兵力,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必定会引起日军的极大震惊。
到时候,便有可能让日军改变作战计划,把原本想要投入枣宜战场的兵力和物资转入山西战场,用以对付我军。
到那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我军一心抗战,为了击溃日军,可以毫不保留的给国军做牵制。”“但老蒋未必会这么想,只要有机会,他绝对会毫不客气的借日寇的手来削弱甚至是除掉我军。
哪怕有一些有识的国军指挥官想要牵制日寇,老蒋也会出手阻拦。”
“所以,若是日寇从枣宜战场撤军转而对付我军,老蒋绝对会坐视不理,甚至是下令按兵不动乃至撤退,给与日寇足够的转移空间。”
“因此,我军不仅要牵制华中日军,以减轻南线友军的压力,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那么,就只有等华中日军在枣宜战场和南方的国军部队打出真火,把所有的兵力及物资都投入进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然后再动手,方可无忧!
到那时,即便老蒋有意借日寇的手来对付我军,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我军也达到了重创日寇、减轻南线友军压力,以及保证自身安全的战略目的。”
丁伟骇然,听徐阳的一番分析,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方的战略眼光。
不过,这却是他多想了。
~~
徐阳哪有什么战略眼光,他不过是吃了穿越者的福利,以上帝视角来看待眼下的局势,自然看得无比透彻。
当然了,也不能说徐阳毫无战略眼光。
毕竟,战斗基因那是刻在每个中国男人的骨子里面的,每逢茶余饭后,或者酒桌上,中国男人在讨论了一番美女之后,最终的话题必定会转为讨论国际形势,历史大战,甚至还会把自己带入进去,进行兵棋推演。
丁伟对徐阳的分析深表赞同,他点头道:“这倒是,眼下我们八路军经过两年左右的扩充,部队兵力虽然增长了十倍不止,但受制于武器装备,以及训练的制约,相比于华北日军仍旧处于绝对的劣势。
日军一旦将主要作战方向转移到我们八路军身上,甚至不需要出动全力,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