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俞远光则负责给他们提供为何要突然造访那些陈年旧案的当事人的借口。
早上九点三十分,车途将将过半,车子离开了车流密集的中心城区,周遭高楼大厦肉眼可见的变得稀少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绿地点缀在路旁,车子也不再走一段停一段,开得丝滑流畅多了。
你爸当年是杏滘村的村支书是吧?
柳弈问坐在后座默默发着呆的俞远光:你现在回去还能找到认识你的人吗?
俞远光的表情凝滞了两秒,才慢一拍地意识到柳弈在跟他说话,目光从窗外一株株飞驰而过的洋紫荆树上挪回来,点了点头:我前两年回去的时候,还能找到我爸的几个老同事,他们还记得我。
嗯。
柳弈闻言十分欣慰,这应该就好办多了。
虽说俞远光的父亲已去世好多年了,但只要有故交之子这层关系在,不管是寻人还是问话,甚至是要求进入废弃的中专应该都会方便许多。
再加上俞远光现在怎么着也是个签了知名影视公司的编剧,打着采风和取材的幌子,应该不至于引人怀疑。
###
说实话,柳弈在鑫海市住了两年多,只在某次参加医疗仪器展时蹭袁岚的车来过东湾区。
不过当时办展的地方是东湾区的大商圈,其热闹繁华程度一点都不比柳弈平日的活动区域差,等到车子越开越偏,柳弈才感觉仿佛时光倒流三十年。
目之所及,道路两旁全是大片的果林、农田和野地,建筑物的外观也越来越复古,低矮的两三层小楼,锈迹斑斑的铁闸门和旧招牌,老式的五金店和小卖部,连吃饭的小店都是又脏又逼仄的苍蝇馆子,店里坐不下了就直接在路边摆几张条桌板凳的那种。
离终点站还有四十分钟车程的时候,戚山雨在路旁的一间加油站停了车,给车子补满汽油。
柳弈和江晓原趁机下车晃了一圈,透透气松松劲儿。
俞远光则表示他坐着就好,依然靠着窗户呆呆地看着这个乏善可陈的小加油站,连坐姿和眼神都不带变的。
啧啧啧,艺术家气质。
江晓原在加油站的小卖部冰柜里摸了根绿舌头,这会儿叼着吧唧吧唧吮得正欢,隔着半降下来的车窗看到后座的俞远光,对身旁的老板感叹道:果然,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是比我们这些理工科技术人员要丰富多了。
柳弈心道你又知道他是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不是单纯只是在发呆了?
这时戚山雨朝他俩挥了挥手,示意自己这边已经好了,可以重新出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