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看向苏宁。
苏宁满脸不悦的看向眼前的这个贪婪又愚蠢的家伙,“嗯?王世康,难道你是想让我把你下狱问罪吗?”
“是!卑职这就主动请辞。”
……
苏宁在圆明园旧址建造的万国博览馆内,用水晶吊灯照亮《天体运行论》汉译本。
十二名穿着新式立领学生装的八旗幼童,正在拉丁文教员的指导下翻译着《国富论》。
粘杆处的报告显示,至少有三位亲王在偷偷派遣子弟入学,目的无非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把理藩院改成外交部。”苏宁在铁路债券发行仪式上正式宣布,背后的股票行情牌闪烁着红绿色的数字,“让罗刹国使臣看看我们在乌拉尔山脉的新式炼钢厂。”
“是!总理大臣。”
苏宁特意暗中观察这帮蒙古王公们瞬间惨白的脸色,毕竟他们这帮人和罗刹国的勾连最深,很多都是成为了罗刹国在天朝的代理人。
这几年的苏宁在天朝再也没有了掣肘,然后大力发展起了天朝的工业,并且在各地建造起了大中型的发电厂,很明显这是即将把天朝带入到电气工业。
同时苏宁也在尽可能的消灭满清的那帮权贵,剃发更服便是为了故意激怒这帮权贵们的,果然这帮家伙按耐不住的开始了叛乱。
苏宁是不可能允许天朝再有不安定的因素存在的,自己就是要把一个完美的过度交给自己的儿子,同时也要让自己的苏家在这个世界称霸第一。当然也只有铁血才能让这帮心怀鬼胎者老实下来,所以苏宁根本不介意他们这帮人跳出来,自己手中的钢刀可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
当苏宁在乾清宫安装电报机的时候,监察御史的弹劾奏章已堆满了三箱。
于是苏宁命人将这些奏章用铅字排版,刊印成《守旧谬论集》公开发售,为的就是让全民参与新生活的谈论之中,只要这个谈论形成了,也就说明苏宁的改革成功了,早知道滴水是可以穿石的。
果然京城百姓争相传阅之后,在朝野上下都是形成了舆论旋风,每一个人都是加入了大讨论了,而天朝的风气也是不知不觉的改变着。
就在讨论最为热烈的时候,顺天府衙役突然包围了国子监,从祭酒房中搜出反诗,而那墨迹未干的“清风不识字“正是苏宁亲笔所书。
暴雨夜,苏宁撑着油纸伞走过菜市口。
断头台上的铡刀连着蒸汽活塞,受刑者头颅滚落时,十二台新式印刷机正在赶印明日《京报》。
头条标题赫然是:“礼部尚书纳兰容德勾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