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总督大人,能否更换一下赎人的条件?我们可以用钱来赎人,用买五个青壮奴隶的钱来赎,不,甚至溢价一些也没关系。”
埃尔林提出了他的条件,用和“五个青壮奴隶”等价的钱来赎人,这条件乍一听好像和用“五个青壮奴隶”来赎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实际上的差别确实很大的,因为两三万的青壮奴隶,你有钱其实也很难买到啊!
奴隶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更何况是青壮奴隶!
平常买卖奴隶,你买的数量多一点,搭上点老弱病残,人家还可能会给你便宜一点,但你要大量的青壮奴隶,肯定是会溢价的,而且会溢价很多,奴隶肯定是青壮最值钱。
那种经过挑选训练的女奴当然更贵,但她们和这种奴隶不是一个赛道的,自然不能放到一起对比。
总之,把“青壮奴隶”这个条件换成等价的钱,这是肯定不合理的,乌瑟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那价钱翻倍!”
埃尔林咬了咬牙,直接开始加钱!
乌瑟还是摇头,这根本就不是加不加钱的问题。
因为“望波港”现在根本不缺钱,那些海盐就是钱,粮食就是钱,“望波港”一天天的都在“印钱”,根本就不缺钱,缺的是人,缺的是“印钱”的人。
奴隶买卖这件事,“望波港”这段时间其实一直都在做,只不过他们是买的那一方,买来的奴隶到了“望波港”,就会被赐予“自由民”的身份,加入到“望波港”的大业之中来。
至于买奴隶的地点,当然是“石林港”了,现在“石林港”的奴隶市场都快被“望波港”给包圆了,这也是“望波港”引起了“石林港”注意的原因之一,“望波港”太不低调了。
主要是势力起来了,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盐总不能不卖吗?粮食那么富裕,总不能不扩张吧?而只要开始扩张,只要开始大规模贩盐,就必然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至于说什么“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有点搞笑了,就算“望波港”不买奴隶,那些人一样会是奴隶,因为有太多的人买了,“望波港”买来那些奴隶,其实算是解救了他们。
“奴隶制”的生产模式有点太落后了,卡伦更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更相信人为了让自己能过上好日子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任何私有物,甚至就连自己本身都是地主老爷的财产的奴隶,在没有监工的情况下,干活能使多大劲?
而通过艰苦劳作能够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每天的劳动都能够看到收获的“自由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