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渊:孙儿!反了吧!!【求月票】
“狄知逊!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来人!快来人给我将他拿下!”
随着那名年轻官吏冲出来阻止李承乾接旨,江陵府的其他官吏瞬间炸了锅。
有官吏还没等李承乾发话,就自作主张的命人将对方拿下。
有官吏连忙向李承乾进言,说对方妄揣圣意,大逆不道。
更有甚者,直接冲上去将对方扑倒在地,阻止对方说话。
而面对眼前的一片混乱,李承乾则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只在心中不断思考一件事。
李二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他真信了自己会谋反?
可是,他怎么会这么无情?
就因为一个没有证据的密奏,他就想弄死自己?这也太草率了吧!
历史上的李承乾,就算真的谋反,他都没有下这种狠心,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
难道他也被魂穿了?!
想不明白,李承乾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他的目光冷冷移向宣旨的高要,一字一句地问:“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高要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紧接着‘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满眼惶恐地道:
“奴婢是真不知道啊太子殿下!奴婢就是负责宣旨的,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这圣旨是尚书省的大人送过来的,在宣读之前,奴婢连圣旨的内容都不知道,请太子殿下明察啊!”
在唐朝,皇帝的圣旨一般由中书省拟定,然后交给皇帝审阅,皇帝同意后,再发给门下省核定,门下省核定完后,再交给皇帝盖玉玺,发给尚书省执行。
一般有两种情况,关内的圣旨,尚书省会自己派人去宣旨,关外的圣旨,则交给内侍省派宦官去宣旨。
毕竟关外需要舟车劳顿,尚书省的老爷们也怕麻烦。
交给宦官,既可以完成任务,也可以避免某些危险。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将目光落在那名年轻的江陵府官吏身上,平静地问:“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话音刚刚落点,刘洎就愤然站了出来:“此人妄揣圣意,离间太子殿下与陛下的父子亲情”
“够了!”
还没等刘洎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冷喝打断了他,沉声道:“孤问的是他,而不是你!”
“我”
刘洎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