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别奴婢奴婢的自称了,有损我大唐臣子的形象!”
“太子殿下.”
无舌闻言,心头一暖,不禁感动得眼眶一红。
这些年自己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却始终得不到进步,若非太子殿下帮助,自己到现在还是一个只知道伺候人的小太监。
官员们天天都在搞从谏如流,他们恨不得对皇帝,对皇帝身边的人鸡蛋里挑骨头,特别是魏征那个家伙,连一只鸟都不放过。
自己小心翼翼,苦尽甘来,终于成了内廷最高的长官,但自己却不敢太张扬,生怕陛下不喜,惹大臣弹劾。
所以,自己一直在外人面前保持谦卑,以奴婢自称。
可谁又知道,自己心里有多渴望被大臣们认同?
太监也是人,也会有虚荣心,也需要认同。
李承乾简单的一句话,让无舌差点泪崩,特别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他正名,更是让他全身毛孔都打开了一般。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舒爽过。
“臣受教了,太子殿下!”
无舌又朝李承乾恭敬行了一礼。
众人见状,不由面面相觑。
却听李承乾笑道:“好了,别耽搁大家时间了,赶快宣旨吧!”
“诺!”
无舌躬身应诺,当即收敛情绪,回到厅堂中央。
紧接着,环顾了一圈众人,拿起一份圣旨,朗声念道:“大唐皇帝令:行军道大总管长孙无忌,霍国公柴绍,夏州司马刘兰成接旨!”
“臣,长孙无忌,柴绍,刘兰成,接旨!”
长孙无忌,柴绍,刘兰成三人闻言,纷纷站了出来,对着圣旨躬身行礼。
却听无舌又接着念道:
“大唐皇帝制曰:行军道大总管长孙无忌,平定梁师都,大败突厥有功,朕心甚慰。但念此次有功之臣众多,就不在朔方封赏有功之臣了。命,长孙无忌带领所有功臣,包括东宫功臣,以及那五千降军,返回长安,另行封赏。命,霍国公柴绍为夏州都督,命,刘兰成为夏州刺史,协助柴绍处理夏州所有事务。贞观二年,五月一日。”
哗!
此圣旨一出,全场哗然!
有人醍醐灌顶,念头通达。
有人满心欢喜,激动不已。
有人满脸不可置信,目瞪口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圣旨的内容会是这样的。
就连李承乾都犹如石化了一般的,愣在了原地。
之前他还在欲谷设他们面前吹牛逼,说李世民一定会同意讨伐颉利的。
毕竟朔方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