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
他可以肯定,自从那次昏迷之后,李承乾的后脑勺绝对长了逆骨。
这种话都敢说出口。
比自己还口无遮拦。
自己也就私下谴责一番隋炀帝,隋文帝,他直接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剖析朝代更替的本质。
其实,大家谁不知道?
这本朝黑前朝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有必要说得这么直白吗?
虽然李世民在心中一阵吐槽儿子,但看到孔颖达被李承乾驳得哑口无言,还是站了出来,道:“太子,你提出的三项改革,朕要好好考虑,就不再这里做决断了,待朕想清楚了再说!”
话音落下,他便准备再次宣布散朝。
可李承乾哪里肯放弃。
却听他又沉声道:“父皇此言差矣!”
“正所谓,时不待我,如今外敌环伺,若不上下一心,如何一鼓作气?”
“你还知道外敌环伺啊?!”
李世民闻言,顿时满脸怒容,目光如炬地看向李承乾,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你可知这三项改革将引发多大的动荡?又将有多少人的利益受到冲击?你如此草率的决定,置我大唐安稳于何地?”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李承乾并未退缩,而是针锋相对地回应道:“父皇,儿臣自然知道大唐如今的现状,但儿臣也并非马上进行改革,而是先将改革定下来,让大家有个准备,好配合儿臣。
另外,儿臣也知道这三项改革的艰难与复杂。但正因如此,儿臣才更要坚决推行。
我大唐若想长治久安,创造盛世辉煌,就必须革除弊病,与时俱进。
难道父皇不想我大唐变得更好吗?”
“你凭什么觉得你的改革能让大唐变得更好?”李世民冷声反问道。
李承乾蓦然正色道:“就凭儿臣在江陵的改革成绩,就凭儿臣造出了火器,就凭江陵一年的税收,比大唐一年还多!”
李世民闻言,顿时语塞。
他自然知道李承乾在江陵的改革成绩,但他还是觉得,李承乾提出的这三项改革,实在太过激进,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房玄龄最终还是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陛下,请听臣肺腑一言,臣以为,改革之事,关乎国本,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但臣也以为,太子殿下所提出的这三项改革,虽然看似激进,却也是在为我大唐的未来着想。
我们不妨先召集朝中重臣,共同商议,寻找一个更为稳妥的改革方案,如何?”
房玄龄这话,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