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杯?”
“对!据说用此圣杯喝水,能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李世民闻言,不禁哑然一笑,心说世上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不过,听到李恪这样说,他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你母妃跟吐谷浑那边有联系?”
“没有,是光化公主托人找到我母妃的,还说了很多好话,我母妃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才答应她的。”
李恪说着,仿佛也想起什么一般,又接着道:“但是还有一件事,儿臣觉得有必要禀告父皇?”
“何事?”
李世民皱眉追问。
李恪沉吟了一下,道:“据光化公主透露,吐谷浑可汗伏允好像得了什么顽疾,情况有些不妙”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此言当真?”
却听李恪语气诚恳地道:“虽然儿臣不知道是否为真,但光化公主确实是这样透露的。看样子,她现在有点着急,想要依托我大唐,稳固她的地位”
说到这里,又看了眼李世民,补充道:“貌似吐谷浑太子跟她,也不和”
闻言,李世民心头大动,但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地道:“嗯,朕知道了。”
说完这话,父子俩就陷入了沉默,气氛也逐渐变得尴尬。
“父皇,其实儿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事与您商量,希望父皇能够应允”李恪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何事?”
李世民毫不在意地问道。
实际上,除了面对李承乾时需要动脑筋,面对其他儿子,他通常不愿多费心思。
因为他不认为他们会有任何不良企图。
但李恪却郑重其事地道:“儿臣想请求父皇允许儿臣前往封地就封!”
此话一出,李世民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冷冷地问:“你说什么?”
“父皇.”
李恪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正色道:“儿臣想像太子皇兄一样,为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
“混账东西!我大唐何时沦落到需要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尽力了?”
李世民还没等李恪说完,便怒气冲冲地打断了他。
李恪再次庄重地向李世民行礼,严肃地道:“太子皇兄八岁便去了封地,父皇十多岁从军,儿臣即将满十二岁,按照宫里的规矩,也应当去就封了。”
“更何况,太子皇兄曾有豪言,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儿臣虽非太子,但也是皇子,也有一颗爱国之心,愿守国门!”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