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说说,他至于吗?就算戴胄是有点瑕疵,但瑕不掩瑜吧?就为了这点小事,朕就要罢免了他吗?”
“陛下!”
李世民的话音还未落点,萧瑀就正色接口道:“虽然臣还没有看过太子那份奏折,但臣依旧不赞同陛下这句话,无论是军纪,还是法纪,都要严肃处理。否则,国家将会出大问题。这就好比臣之前弹劾李靖擅自动兵,形同谋反,陛下到现在都没有处理,这就是在违法乱纪!”
李世民听到萧瑀这话,火气噌的一下就上来了:“朕是在说太子之事,你怎么扯到李靖将军那里去了?”
“这难道有什么区别吗?所谓瑕不掩瑜,不过是在纵容其他人罢了!”
“你!”
李世民被这话噎了一下,正欲回怼萧瑀,却听魏征冷不防的开口道:“陛下,臣也以为,这不是戴胄,或者李靖将军的问题,而是通过他们,反应出了法制和军制的问题。”
“即便不是戴胄,或者李靖将军,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一样。”
“是啊,贞观以来,我们修改了法律,统一了军权,但官员管理方面,以及领兵制度,并没有什么改变。”
长孙无忌闻言,也若有所思地道:“因此,我觉得,此事或许是我们的一个突破口。”
“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眉头一皱。
却听长孙无忌又道:“本来我是打算谏言陛下借李靖将军之手,改革军队的问题。但现在一想,借太子之手,也未尝不可。
再加上,太子同样也在推行改革,我倒觉得,还不如将此事一并推给他!”
“至于戴胄嘛”
说到这里,顿了顿,旋即哑然一笑:“就算他不做大理寺卿,难道陛下就不重用他了吗?”
“荒谬!难道犯了错的官还要升居高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萧瑀对长孙无忌嗤之以鼻。
长孙无忌尴尬地抽了抽脸皮,却没有跟他搭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脸上。
只见李世民脸色不断变化,最终沉吟似的道:
“如果处理李靖将军,当然可以给天下人一个震慑。但朕告诉过他,朕不会像隋文帝对史万岁那样对他,朕只记他的功,朕不能言而无信。”
“更何况,他刚刚赢得了胜利,又迎回了传国玉玺,朕若处理他的话,也很不好看!”
“可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侯君集忍不住插嘴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萧瑀,眯眼道:“左仆射说的对,朕担心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纵容了其他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