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是南军将领,也被削爵戎边了。
怀远侯常胤绪就是开国公常升之后,弘治五年,明孝宗朱祐樘追念开平王之功,续封开国公常升之后为怀远侯。
宁远侯陈应诏则是靖难四大功臣之一泾国公陈享之后,泾国公陈享靖难军功第三,仅排在成国公朱能和英国公张辅之后。
可惜,陈享因为在靖难之役中三次重伤垂死,最后一次更是被南军大将平安一矛刺穿胸膛,实在是救不活了,永乐二年就去世了。
所以,泾国公这个爵位是追封的,不是世袭的,泾国公陈享的后裔世袭的就是宁远侯。
这两个人的身份可以说远在武定侯之上。
武定侯郭勋掌权之后那叫一个嚣张啊,卖官靡爵,疯狂兼并屯田,满京城到处抢商铺,还要晋封国公,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
这两位掌权之竟然没在青史上留下任何记载,由此可见他们有多低调。
他就需要这种老实人,不敢在他面前蹦跶的这种。
如果掌权之后就蹦上天的,那绝对不能用来掌控军权。
这两人这么老实巴交的模样,应该也是很好拉拢的。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叹息道:“你们应该知道,自从恩师去世之后总有奸人想谋害朕,这一次朕若不是身边有高手随行保护,那十有八九就要被这帮家伙得逞了。
这帮家伙为什么要谋害朕你们可能还不知道。
大明其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文官将武将踩脚底下不说,还要疯狂兼并土地,到处搜刮油水,乃至通敌卖国,这样下去,大明必亡。
朕就是想仰武抑文,发展武力,让大明再次强盛起来,他们却说朕是个穷兵黩武的暴君,还要废了朕!
你们不会站在他们那边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仰武抑文好啊!
那些文官实在是太嚣张了。
怀远侯常胤绪毫不犹豫的拱手躬身道:“微臣誓死效忠万岁爷,绝无二心。”
宁远侯陈应诏也跟着拱手躬身道:“微臣誓死效忠万岁爷,绝无二心。”
很好。
万历欣慰的点头道:“看样子朕没看错人,你们果然不愧忠良之后。
不过,武定侯郭大诚和武清侯世子李文全就不行了,武定侯一系是天生反骨,武清侯世子那是唯那些文官马首是瞻根本不听朕的。
朕决意收回他们的兵权,左军都督府还是交给英国公张元功来管,中军都督府则交给成国公朱应桢来管,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人那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