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营将士加起锦衣卫和密卫就快四十万了,边军屯卫全算上那都五十万了。
这就是九十万套了啊。
您以为这东西不要钱的吗?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万岁爷,如果这么送,那最少要九十万套才够,我们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就是半两银子一套啊,这就是四十五万两了。”
这点钱算什么?
万历微微摇头道:“国丈,朕都跟你说过了,这炉子的成本不算什么,只要有人用,那卖煤都能赚大钱,哪怕是用来做饭,一个月也得用四五百斤煤啊,这炉子的成本不是一个月就回来了。
如果是用来烤火,一个月最少一千多斤啊,这一个月不是就赚回来两个多炉子的成本了吗。”
这个。
永年伯王伟闻言,诧异道:“万岁爷,您这意思是光送炉子不送煤的吗?”
谁说送了炉子还送煤了?
万历微微摇头道:“煤我们不送,现在京营将士和边军将士都有足够的屯田,一年光是屯田的收益那最少都有三十两,而且他们还有粮饷的,哪怕不打仗,他们一年赚个四五十两都不是问题。
如果打仗,那军功奖励更恐怖,杀敌一名就是五十两啊,足抵他们一年的收益。
所以,他们是有钱的,而且,他们的家人不用煤炭做饭那也要用柴火做饭,天天去砍柴其实也要浪费不少时间和不少力气,如果用这时间织布凿冰什么的,那一个月买煤炭的钱随随便便就能赚回来。
冬天烤火取暖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如果烤炭火,一个月一两银子是决计不够的。
我们就按一两银子一千斤卖给他们,这不是为了赚他们的钱,而是为了生财。
这钱我们赚了还不是用来发粮饷和军功奖励的,关键他们一用就能带动很多人用,哪怕一家军户只能带动一家平民用,那也能多出九十万家来不是。
他们这么带动下去,卖煤的收益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考虑给他们涨粮饷不是,不说多了,给他们每个月涨一两银子,这买煤的钱不是又回来了?”
这生财之道我着实不懂。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
九十万套煤炉子陆续发下去,煤炭生意肯定就渐渐做开了。
这可不是小生意,京城一地那最少都是几万两银子一个月,而且这东西纯靠量大赚钱,生意做起来也挺费人工的,交给一个人负责肯定是不行的。
万历琢磨道:“文璧,煤炭生意一旦做起来,一天的量那都有可能是上亿斤乃至上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