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事大抵都交待给小人。”
这造船的确是木匠最多。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老人家怎么称呼啊?”
我怎么敢在您面前称老啊,您可是万岁。
那木头颇有些惶恐道:“万岁爷,小人杨五,他们都叫小人老杨头。”
好吧,叫老杨头总比叫木头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老杨头,你们现在有多少匠户啊,每年能造多少船啊?”
老杨头不假思索道:“万岁爷,宝船厂配的匠户是五百户,不过,有几十户家里出了秀才乃至举人,搬走了,现在只有四百多户了。
我们每年按工部定量建造四百料的漕船一百艘,八百料的漕船五十艘,另外还需维修漕船若干。”
你别跟朕说工部规定的量啊。
万历干脆指着眼前的巨舰道:“那这个呢,你们一年能造多少艘?”
这个!
老杨头满脸惊恐道:“万岁爷,这个不是我们要造的,上面人命我们造,我们也没办法。”
你别怕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温声道:“朕知道这不是你们要造的,朕就问你们,这种巨舰你们一年能造多少艘。”
这个。
老杨头小心道:“万岁爷,这种千料福船有的材料跟千料以下的船不一样,我们零敲碎打造几艘还没什么,如果大批量的造,材料估计不够。”
没材料?
万历闻言,诧异道:“千料福船跟千料以下的船用的材料有那些不一样?”
老杨头连忙指着旁边即将建造好的千料福船介绍道:“万岁爷,您看,这船底的板材包括里面的龙骨必须是整块的,这样造出来的船才坚固耐用,现在这种十丈以上的木材不好寻啊。”
万历细细一看船底,明白了。
这船底用的板材从头到尾就是一块,而且是带特殊弧度的,如果不是一整块,估计对接的地方很容易出问题。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这板材和里面的龙骨用的是什么木材?”
老杨头不假思索道:“福船和宝船都是柏木为骨松木为板,柏木坚固且韧劲强,松木轻且耐用。”
原来是松树和柏树。
这两种树好像很常见。
万历又问道:“那这两种木材去哪里寻,你知道吗?”
这个怎么说呢?
老杨头琢磨道:“松树最为常见,大明两京十三省好像都有,柏木主要在秦岭以南,巴蜀、湖广、云贵、两广和浙直、福建等地都有。”
分布这么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